第7部分(1 / 4)

小說:沒有我們的世界 作者:恐龍王

他以博物學者的身份宣佈了他的信條:“這就是大自然的體制。她決不會允許她的任何物種走向滅絕。”他的許多著作中都滲透著這一思想:他希望這些動物是活的,希望能夠了解它們。正是因為對知識的渴求,他建立了弗吉尼亞大學。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中,那兒和其它地區的古生物學家們證實,許多物種事實上已經滅絕。查爾斯·達爾文會說,這些滅絕了生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個物種進化成更高階的形式來適應環境的變遷,而另一種則在強大的競爭者的威脅下喪失領地。

不過,還有個令托馬斯·傑斐遜和他之後的其他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細節問題,那就是,這大型哺乳動物的遺骸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年代久遠的東西。它們不是埋在堅固岩石層中已經礦化了化石。肯塔基州的巨石鹽漬州立公園周圍發現的長牙、牙齒和顴骨或是散佈在地面上,或是暴露在淺淺的淤泥外,再或是躺在山洞裡。這些大型哺乳動物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活動範圍。到底是發生了什麼呢?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五章 失去的動物種群(2)

“沙漠實驗室”的前身是“卡內基沙漠植物實驗室”。它建於一個世紀以前,位於圖馬莫克山的山頂。圖馬莫克山是亞利桑那州南部的一個山丘,山下曾是北美最繁茂的仙人掌森林,森林的那頭是圖森市8。保羅·馬丁是個高個子、寬肩膀、和藹可親的古生態學家,他在這個實驗室差不多呆了半個世紀。在這段時間裡,圖馬莫克山那長滿巨人柱的斜坡下,沙漠在建造住宅區和商業區的一片喧囂中消失了。不過,壯觀的古石保留了下來,成為開發商垂涎三尺的一流景觀——他們一直計劃著從亞利桑那大學手中把它奪取過來。保羅·馬丁倚著他的手杖,從實驗室門口的簾子向外眺望時說,人類的影響並不是始於上個世紀,而是13000年前——人們抵達此地的時候。

1956年,保羅·馬丁來到這個實驗室的前一年,他在魁北克的一個農舍中過冬,那時的他是蒙特利爾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他以前是動物學的研究生,有次在墨西哥採集鳥類標本的時候,他不幸染上了脊髓灰質炎,從此他改為進行實驗室研究。躲在加拿大的那段日子裡,他蜷縮在顯微鏡旁邊,研究新英格蘭湖泊中採集來的上一個冰期末期的沉積物樣本。這些樣本透露出隨著氣候的日趨溫和,周圍的植被是怎樣從無樹的苔原轉變為針葉林,又是怎樣從針葉林變化為溫帶落葉林的——有人懷疑這個過程導致了乳齒象的滅絕。

一個週末,山路被大雪封困,他不想再數微小的花粉粒了,於是開啟一本分類學教程,開始計算過去的6500萬年中在北美大陸上消失的哺乳動物的數量。當他數到更新世時期(從180萬年前到1萬年前)的最後三千年時,他覺察到一絲異樣。

13000年前發生了一次物種大滅絕,這在時間上與他的沉積物標本顯示的結果相一致。在下一個地質時代——今日仍在繼續的全新世時期來臨之前,差不多有40個物種消失了,而且全是大型陸生哺乳動物。老鼠、鼩鼱和其它長著毛皮的小型動物毫無損傷地存活下來,水生哺乳動物也是如此。然而,陸生的巨大動物卻遭受了大範圍的致命打擊。

消失的是動物王國的巨人軍團:大犰狳和體型更為龐大的雕齒獸。它們酷似身披裝甲板的大眾汽車,尾巴端上長著尖尖的倒刺。還有巨大的短臉熊,它們的數量幾乎是灰熊的兩倍,四肢也更長,速度更為敏捷——有人認為,正是阿拉斯加短臉熊的存在,使得人類沒敢早些橫渡白令海峽。還有巨大的海狸,它們的體型和今天的黑熊不相上下。大野豬或許成為了美洲擬獅的獵物,比起現在的同胞非洲獅來說,它們可要大得多了,速度也敏捷很多。懼狼是最大的犬齒動物,它們長著一排巨大的獠牙。

滅絕了的北方長毛猛獁是最為出名的巨人。它們只是為數眾多的長鼻目動物中的一種。長鼻目動物包括帝王猛獁——它們中最大的可重達10噸、生活在溫暖地區的哥倫比亞猛獁,還有生活在加利福尼亞海峽群島上的侏儒猛獁——它們長得不比人高,只有生活在地中海島嶼上、和牧羊犬同等大小的一種象個頭比它們小。猛獁是食草動物,它們隨著進化來到西伯利亞大平原、草場和苔原,不像它們遙遠的祖先乳齒象那樣,只能在生活在樹林和森林中。乳齒象一直存在了3000萬年,足跡遍佈了墨西哥、佛羅里達和阿拉斯加,然而,突然之間,它們消失得無影無蹤。三個品種的美洲馬消失了。各種各樣的北美駱駝、貘、不計其數的鹿科動物——從優美的叉角羚到牡駝鹿(貌似駝鹿和麋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