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部分(1 / 4)

音,和諧高低音的作用。

而篳篥即篥。也稱管,古代管樂器之一,多用於軍中。流行於華夏北方。

篳篥的管身是木製的,上面開有八孔(前七後一)。管口插一葦制的哨子而發音。

其實真要說起來,壎和篳篥這兩種樂器也不是特別難以駕馭,但是對於冷晴而言,這兩種樂器卻是非常難以駕馭的,遠沒有琴這種多絃樂器容易駕馭。

但,就是冷晴一直以來最引以為傲的琴藝,在對上樑笙瀟的時候,冷晴都免不了心生自愧不如之感因為梁笙瀟的琴藝實在是要高出冷晴太多太多了。

只是……無論是奏蕭還是撫琴,即便是吹奏壎和篳篥,梁笙瀟的旋律總是平緩溫和,帶著絲絲愉悅的,冷晴從未聽見梁笙瀟吹奏、彈奏出似今日這般低沉哀婉的旋律……

冷晴同為撫琴之人,自然懂得,琴音所代表的就是彈奏者的心境,彈奏者心境不同,彈奏出的琴音便隨之不同。

站在熙霜院院門前,靜靜地聽著穿過重重雨幕繚繞在她耳畔的那低沉哀婉的琴音……冷晴完全無法想象,當初心境開闊豁達的梁笙瀟,如今究竟已低沉頹然到了何種地步……

終究忍不住閉目輕聲一嘆,冷晴繼續抬腳邁步,踏進熙霜院的院門,朝著梁笙瀟在熙霜院中的那間臥房的方向慢步行去。

冷晴每靠近那間臥房一步,她耳畔那低沉哀婉的琴音就清晰上一分……

當冷晴終於在那間臥房門外站定腳步時,從那間房門緊閉的廂房中傳出來的低沉哀婉的琴音,也已清晰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

梁笙瀟今次彈奏的曲子,冷晴以前並不曾聽過,也就說不上來名字。而以往梁笙瀟指下那輕快、愉悅的琴音已不復存在,此番冷晴只從梁笙瀟的琴音裡,聽出了傷懷、哀愁、沮喪、憂慮等等一應負面低沉的情緒。

梁笙瀟的琴音委實太低沉哀婉了,低沉哀婉得……甚至可以牽動人的情緒。或許,這是因為此時瀰漫在熙霜院中的琴音,就是梁笙瀟此時的心境吧……

又或許是對於梁笙瀟此時的心境,冷晴可以感同身受,所以冷晴聽著聽著,就不由自主地聽得入了神、入了心……

冷晴就這麼神色怔然地撐著那把傘面鮮紅似火的油紙傘,單手懷抱著那隻狹長的沉香木盒,默然地站在那扇緊閉的房門外聽了許久許久的琴聲。

直到,空中忽地吹過一陣冷風,帶著幾許冰涼的雨絲灑在了冷晴的面頰上,被冰涼的雨水驚到的冷晴這才恍然回神。

回神後,冷晴又默然了須臾,這才緩緩收攏她手中那把鮮紅似火的油紙傘,將之輕輕地靠在了房門邊的牆柱上,而後,冷晴又輕輕地放下了她懷中那隻狹長的沉香木盒。

從始至終,冷晴沒有弄出半點聲響,唯恐會驚擾了屋中撫琴之人。

而待悄無聲息地做完這兩件事後,冷晴這才伸手入袖,從袖中暗袋裡掏出了一支手指粗的翠綠色竹管。

竹管一端是平滑的切口,另一端卻被斜向削尖了,其尖利程度只怕用來行兇都不成問題!

垂眸,凝視著她手中握著的那一支手指粗的翠綠色竹管,冷晴默然半晌兒,眼神數番變化,最終,冷晴還是輕嘆一聲,將竹管削尖的那一端輕輕地插進了她面前那扇門扉上煳著的門紗裡。

聽著繚繞在耳畔的低沉哀婉的琴音,冷晴咬了咬牙,終究……還是低頭咬住了竹管露在外面的那端平滑的切口,微一用力就將竹管中的白色粉末從削尖的那一端吹了出去,吹進了她面前的那間廂房裡……

直到竹管內的粉末被全部吹了出去,直到耳畔的繚繚琴音在“錚”地一聲後戛然而止,冷晴這才默默地抽回了插在她面前那扇門扉上煳著的門紗裡的竹管。

將那支已經空了的手指粗的翠綠色竹管放回到袖袋中,冷晴抬手,推門,沒有落栓的房門輕而易舉地就被推開了。

隨著房門敞開,房門後的景象一覽無餘

房門後的廂房,還是冷晴記憶中的模樣乾淨、整潔、簡單明瞭。

偌大的一間廂房裡,除了那些固定的不方便拆卸移動的裝飾外,廂房裡沒有任何多餘的不需要的擺設。而家居用具只有一張木床、一隻衣櫃、一面書架、一張書案、一隻靠椅、一張茶桌和幾隻圍繞在茶桌邊的圓凳。

而梁笙瀟……此刻已經伏趴在了那張擺在書架前的朱漆書案上……

踏進房門後,只需略微側頭,冷晴就看見,那張長方形的朱漆書案案面上擱著一把有些陳舊的七絃琴,而以青灰色髮帶將三千青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