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部分(3 / 4)

了這段話。

慕子儒的嗓音一如既往的低沉中帶著一股邪魅的味道,說話的語氣更是充滿了戲謔的味道……而聞慕子儒此言,冷晴先是一驚,隨即恍然回神……

下一瞬,就見冷晴不動聲色地收回和梁笙瀟對視的視線,繼續抬腳邁步,帶著慕子儒朝那間被佈置成靈堂的正殿走去……

站在靈堂大門外的時候,冷晴就能看見,一幅大幅的白底黑字的“奠”字垂掛在靈堂最裡面的那面牆壁上。

“奠”字頂端懸掛著一朵用白綾紮成的花,靈堂四周的牆壁上皆掛滿了白綾。

“奠”字前是兩副擱在長條板凳上尚未封棺的烏漆棺木,棺木下各放置著一個長方形的大木箱,木箱內皆裝著滿滿一木箱的冰塊,那些冰塊此時正向外散發著絲絲寒意。

估計那裝冰塊的木箱封得很好,並沒有融化的冰水流出木箱的情況。

雖然現在已經是寒冬臘月,天氣寒冷,但若將梁笙德和成亦影的遺體放置個三五天,只怕也是要壞的……更何況……梁笙德和成亦影的遺體早已放置超過十餘天了……好在棺木底下放置了冰塊用寒氣凍著,不然……

兩副棺木前放著一個大約半人高一米來長半米寬的香案,案面上整齊地擺放著香爐、點燃的白燭和水果貢品等物,而香案的左側放著一大把未燃過的土黃色長香。

成亦影的遺體運回太子府已經十天了,而梁笙德的靈柩運回來也有四天了……這麼長的時間裡,前來弔唁梁笙德和成亦影的人定然是不在少數的。

因此,擺在香案上的那隻香爐裡插滿了燃燒得長短不一的香支也就沒什麼稀奇的了。

離香案大約兩米遠的正前方地面上放著兩個稻草編制的蒲團……冷晴知道,這是給前來弔唁的客人跪拜用的。

而等到冷晴一腳踏進了靈堂的大門,冷晴這才發現,原來站在靈堂裡的人不止梁笙瀟一個……還有穿著一身素服的梁笙昊和兩個二十多歲同樣身穿素服的年輕男子、一個十歲出頭同樣身穿素服的男孩兒,以及一位身穿素色曲裾深衣、頭戴素色珠花的美貌婦人……

因為梁笙昊和那個十歲出頭同樣身穿素服的男孩兒是站在靈堂的大門後的,而那兩個二十多歲同樣身穿素服的年輕男子以及那位身穿素色曲裾深衣、頭戴素色珠花的美貌婦人所處的位置同樣剛好是在冷晴的視線死角,因此,冷晴直等到踏進了靈堂的大門,才注意到他們五人的存在……

而與規規矩矩地站在靈堂裡的梁笙瀟、梁笙昊和那個十歲出頭的男孩兒不同,那兩個二十多歲同樣身穿素服的年輕男子是坐在靈堂左右兩側的梨花木太師椅上的

他們二人一左一右地坐在靈堂裡的梨花木太師椅上,各據一方。只是左邊那個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右邊那個則一副唯我獨尊的山大王模樣……

當穿著華貴冬裝的冷晴帶著懷抱“玄光”寶劍的慕子儒踏進太子府,看見站在由太子府正殿改成的靈堂裡的梁笙瀟時,冷晴忍不住想:這可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啊……

原本冷晴是想靜悄悄地來,靜悄悄地走的,誰知守在靈堂前的侍衛們看見冷晴和慕子儒前來,當即齊齊朝冷晴垂首行禮,口中恭敬地高聲道:“卑職參見昭儀娘娘!”

因為這一聲“卑職參見昭儀娘娘”,站在靈堂裡,背對著冷晴的梁笙瀟自是當即循聲轉身,然後……站在靈堂裡的梁笙瀟和站在靈堂外的冷晴不偏不倚地四目相對……

雖然那兩個二十多歲同樣身穿素服的年輕男子是坐在太師椅上的,但不難看出他們二人均有著一副勻稱且纖長的身材。雖然二人的坐姿……均不怎麼雅觀,卻並不妨礙他們身上那種玉樹臨風、一表人才的仿似渾然天成的美男子氣質……

至於那位身穿素色曲裾深衣、頭戴素色珠花的美貌婦人,則是跪在靈前的稻草編制的蒲團上……那個蒲團放置在離香案大約一米遠的左側地面上,而那個位置……是屬於亡者的至親之人的,是用來跪謝前來弔唁的客人的……

梁笙德和成亦影的孩子已經被冷晴送走了……當然了,就算那兩個新生兒沒被送走,就憑他們那初生的軀體也不可能讓他們來為梁笙德和成亦影跪謝前來弔唁的客人……而梁笙德又沒有任何妃嬪侍妾……成亦影的孃家人又不可能“鳩佔鵲巢”地來為梁笙德和成亦影跪謝前來弔唁的客人……所以……

能為梁笙德和成亦影跪謝前來弔唁的客人的人……也就只有梁儒明的兒女們、和梁笙德平輩的幾個兄弟姐妹了……

而那個靜默地跪在梁笙德和成亦影靈前的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