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這處要害,那自己就可以憑藉少數兵力繼續圍困法布林的主力軍,進而有足夠的兵力可以去攻打海德城,恢復三萬騎兵的後勤補給。因此可以說,這場谷口爭奪戰關係到法布林戰場整個局勢發展的關鍵之處,揚克爾絕對不允許有任何人阻礙自己達成預定的計劃。
在得知統帥下了死命令後,負責指揮進攻谷口的紐英曼軍的將軍那裡敢怠慢,對防守土牆的法布林軍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勢,戰爭從白天一直持續到晚上,又從黑夜進行到第二天的清晨。在犧牲了近五千步兵的生命後。紐英曼軍憑藉其武勇與優秀的戰鬥素質最終攻破了法布林的最後一道防線,再揚克爾規定的期限內控制了索朗山谷的谷口。
在大帳中的揚克爾鬆了一口氣,隨即下令一萬五千名士兵把守索朗山谷的谷口,繼續圍困法布林的主力部隊,自己則率領剩餘的兩萬五千名步兵和一萬騎兵向海德城進發。
也就在揚克爾的軍隊從坎普手中奪取至關重要的索朗山谷谷口時,“華彩騎士”斐迪南率領著他的三萬騎兵已經兵臨法布林王國首都瑟瑞斯,迎接他的將是一萬八千名的守城步兵和八千名近衛軍騎兵,還有城中將近十萬的平民。
斐迪南抵達瑟瑞斯城下後,一方面命令將士就地取材趕造攻城器械,一方面派人到瑟瑞斯城周圍地區搶掠糧食。但李宇軒早已料到此招,在戰前就已經將都城方圓百里的平民撤離該地區,所有的糧食都被帶走,無法帶走的則有王國收購,運至瑟瑞斯城,作為王國正規軍的軍糧。因此為了糧食一事忙了幾天的紐英曼騎兵最後是一無所獲。斐迪南從這件事情上開始察覺情況有些不太對勁,但事已至此,自己除了攻下瑟瑞斯城外已經別無他途了。
第十二章
殘酷而慘烈的攻城戰在三天後拉開了序幕,面對瑟瑞斯城的堅固城防,紐英曼騎兵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卻始終無法打破僵局。法布林軍的抵抗出乎意料的頑強。攻城戰僅僅開始的第一天,就有將近三千人的傷亡,而守城的法布林軍也是傷亡慘重,雙方的傷亡數接近一比一。但即便是這樣,在第二天的戰鬥中,法布林軍依舊相當頑強得阻擋了紐英曼軍的攻擊,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後繼乏力的跡象,令斐迪南大感意外。
攻城的戰鬥進行了三天,敵我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斐迪南所轄的騎兵減少了四分之一而法布林軍也付出了近五千人的傷亡代價。根據斐迪南的估計,此刻瑟瑞斯城守城的兵力應該不足五千人,已經沒有辦法全面的防守這座城市,他絕地決定在第四天發動總攻,分別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向瑟瑞斯城發動攻擊,找出對方防守的薄弱環節,一舉攻佔該城。
第四天的戰鬥進行的異常激烈,雙方在四個方向上同時開戰,斐迪南的攻城兵士有如潮水一樣湧向瑟瑞斯的城牆,一次又一次考驗著法布林的城防。在這一天中,紐英曼計程車兵無數次的衝上了瑟瑞斯的城牆,可每一次又被對方趕了下來,雙方計程車兵都在用自己的生命來爭奪戰場上的每一寸土地。
雙方的將士都已經看出,這是一場戰略決戰,輸的一方將一蹶不振,從而失去以後戰爭的主動權。為此,不論是攻城的斐迪南,還是守城的斯德,坎佈雷,都將自己手中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這場戰鬥中,任何一方都沒有保留一點實力,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捍衛自身的利益。
既然有了戰鬥,那總有一方會勝利,而另外一方也只有接受失敗的苦果。這一次失敗的是斐迪南,擁有“帝國之花”稱譽的斐迪南。
戰鬥整整進行了一天一夜,雙方在城牆上和城牆下各自丟下了數以萬計的屍首,整個瑟瑞斯城在這一天中都快成了一座死亡之城,每一塊建造城牆的石料上都沾滿了鮮血。城牆下是屍山血海,城牆上則是伏屍遍地。
誰也沒有去計算自己在這一天殺了多少名敵人,也就如同誰也算不清有多少戰友倒在了自己的身旁。許多在第二天處理屍首的平民站在城樓上已經分不清哪是屍首,哪是活人。許多戰士都因為疲勞而渾身血跡的躺在屍堆中倒頭大睡,誰也不會去在意生與死的差別。經過了這場戰鬥的考驗,活下來的法布林軍士已然漠視死亡。至此,在大陸西部,又出現了一支擁有相當戰鬥力的軍隊,法布林王**。
透過這場攻防戰,原先在戰鬥素質方面較弱的法布林軍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不論是士氣還是軍威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反觀斐迪南的騎兵,原先志得意滿,在大陸西部號稱“無敵”的軍隊只剩下不到一半的兵力,雖然眾多剩餘的軍馬暫時解決了軍糧短缺的問題,但瑟瑞斯城下的失敗卻在每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