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之“馬寺鐘聲”驟響三十六次,響徹雲霄,寺內必然發生重大事故,是百年來從沒有過。
聖僧魂歸西方極樂世界!留下金身涅槃。
董太后被聖僧引渡歸西!安然而逝。
方丈太吉聞報披上袈裟,率領僧眾列隊助念法事,老和尚及董太后歸西儀式十分隆重。
司徒大人王允快馬加鞭賓士官道,回報朝廷,請聖上定奪,一時間,朝野震動,開始互相傾軋。
武林風起雲湧、當代德高望重,威震天下之聖僧死訊傳遍江湖,詭橘多變邪派魔頭盡出,愁煞正派人士,真是道消魔長,天無寧日。
皇室子孫滿天下之“董太后”駕崩,再也無人能鎮得住覬覦江山,罔顧大統之輩,藉此機會,舉兵奔喪,蠢蠢欲動。
這只是天下早已紛爭動亂的導火線而已,對大漢朝無異雪上加霜加速滅亡。
第七章 地鼠將軍
洛陽城帝都,民風浮華,世襲罔替,曳裾侯門的食客數以千計,朱輪華轂川流不息,人人皆面團團作富家翁,食不厭精,席豐履厚,揮霍無度,敗壞風俗,蠶蝕國本以此為最。豪門奴僕趾高氣揚,恃勢凌人,處處皆是。
京畿金迷紙醉不夜城,夜夜笙歌,繁弦急管,糜靡之音繞樑餘韻,“秦青巷”為最。
所謂:秦青按節歌,聲振林木風,響遏行流雲。
綠珠歌扇薄,飛燕舞衫長,選妓隨雕輦,徽歌出洞房。
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
關羽剃了三千髮絲及美髯鬍須,僧人裝扮,左右手肘為座,各攪便服裝束的張心寶及“陳留王”劉協坐定,穩如泰山。
關羽身材魁梧,兩個小娃兒居高臨下,閒逛洛陽城,覺得事事新奇,比在皇宮大內好玩千百倍,樂得笑聲不斷,街道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如織,頻頻發問;關羽感染了這份天真活潑,甚感溫心,也暗歎孩童赤子之心,不知人間愁滋味。
“溜口蘇”糕餅屋,十分寬敞,約擺有四十幾座桌面供人飲素茶,就座落於“秦青巷”
東側,正對著巷口,人潮如織,地點最好,生意十分興隆。
一盤精緻糕點,一壺清茗,花三個“五銖錢”即可在“溜口蘇”店內閒聊一陣。茶水自取。還有店小二侍侯。
關羽帶著張心寶及“陳留王”劉協,來的不是時候,因華燈初上,已經座無虛席,人聲喧譁,如市集吵鬧,便宜的幾個銅板素茶,三教九流之士,人人花費得起,形成了龍蛇混雜之地。
三五個寒酸之士,或者幾位苦哈哈的朋友聚集一桌嗑齒磨牙聊些天南地北韻事,樂此不疲。
最主要的是,能在“溜口蘇”糕餅屋欣賞那些從“秦青巷”頻頻出入的洛陽名妓,個個粉妝玉琢,紅豔豔流光溢彩;蛾眉曼碌,瑩盈欲滴破,燕姬趙女、衛豔陳娥,集天下絕色於此。
包你看得目不暇給,垂涎三尺,就如癲蛤蟆端端坐,妄想吃著天鵝肉!
真所謂,隨便瞧上了一眼,也真個銷魂!不枉此生。
客座滿棚,有一半是來瞧著“溜口蘇”江挺蘇老頭的寶貝女兒江苗菁,其淡掃峨眉一身素裝便服,婷婷玉立雙十年華,肌膚細膩滴粉搓酥,仙姿玉質儀態萬方。
江苗菁姑娘纖纖玉手,所擀的雪花糕餅,又脆又酥,入口即化,聞名洛陽,想吃上一塊,得趁早排隊,不然就向隅了。
曾經有幾個登徒子垂涎其美色,只見她含著笑容,手中那隻擀麵粉的小棍子,就那麼比劃幾下,使得那些登徒子鼻青眼腫的趴在地面滿地找牙,狼狽不堪。
地痞混混正待發飆之際,抬頭看見了一幅遍額寫道:“高朋滿座”,竟是當朝第一大紅人“大將軍”何進題。趕緊挾著尾巴,落荒而逃。
是的!擀麵粉,總得有幾分力氣,“雪酥菁”名號不逕而走,比起她老頭“溜口蘇”更為響亮。
還聽說,當過屠戶的“大將軍”何進,以前是他們的鄰居。
關羽雙手挽著兩位孩童,於店內來回走踱找不到座位,真不知如何是好!但他那九尺偉軀氣概不俗,僧袍裝束,卻十分引人注目。
生意人的眼睛總是雪亮,江挺蘇老頭手握旱菸管,嫋嫋地煙霧冉冉上升,“叩!叩!”
的點在一桌遊俠兒聚集桌面道:“各位買單了!這個桌面有客人要用。”
四位遊俠兒悶不吭聲,三個銅板置於桌面,拍拍屁股走人,比他們老子還聽話,人家可是有後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