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小說:那些角兒 作者:剷除不公

,要做一個感恩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自己要跟自己的心和諧,這樣他排戲、演戲,他才會和諧。

陳智林:文化做到最後比拼的是什麼,比拼的是你對文化的理解。一個藝術發展到最後,很多藝術是悟出來的,單一的老師教的東西,實際上在你體現的過程裡面,已經完善了,而最後,在提高和昇華的環境裡面,完全靠人生的真善美。如果做不好一個人,肯定做不好一個演員,做不好一個藝術家。藝術家是融注了自己的道德,自己的藝術觀點,自己學習的一種態度。到現在為止,很多人對文化的理解,很多隻是憑一種感覺,我就希望單一憑感覺的人,多一些實際的瞭解以後,再來思考。就像為什麼我們必須要做一些改革,比如說我們的鑼鼓,以前很多人理解的川劇鑼鼓,很雜、很吵,讓人覺得很揪心。鑼鼓是什麼呢?我的理解:鑼鼓實際上是一個招商廣告,以前農村在壩子裡演出,為了招攬觀眾來看演出,讓鑼鼓來吸引所有的人,先聲奪人,把人吸引過來,鑼鼓就是引領觀眾來看演出的一個工具。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陳智林:沒有藝術家,只有藝術品(3)

可是到今天,我們的藝術進了劇場,取代鑼鼓功能的是非常優美的序曲。這個序曲就把你引領到今天晚上為你展示的藝術故事狀態裡面。它是一種健康的理療,健康的轉換。

白燕升:聽得出,院長融入了太多的思考,懷著一顆感恩包容的心,去做人、去演戲,演員最後拼什麼,拼文化,文化怎麼理解?如果把所有的技巧把所有學到的知識,比喻成〃文〃的化,要靠我們的感恩包容上升到真善美,靠我們的悟性,靠我們善良的心,把它〃化〃掉,我覺得這才能達到文化的境界,正所謂〃以文化人〃。

川劇是個古老的劇種,您當院長有十七年了。您理解的川劇是個什麼樣?

陳智林:說到川劇,其實它是一個全國乃至全球都不陌生的劇種。什麼叫川劇,就是四川人用自己的幽默,用自己的語彙,用自己的才華,透過他自己對藝術的一種昇華,形成我們自己的一種講故事的手段和方法。

白燕升:您把川劇理解成了四川人特有的一種語彙了?

陳智林:因為川劇本來就有唐三千、宋八百,說不完的三列國,四川早在唐代就有〃蜀戲觀天下〃的說法。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四川是一個文人輩出的地方,像歷史上李白、杜甫、〃三蘇〃,包括司馬相如,卓文君,近代的巴金,艾蕪,郭沫若、沙丁,還有李劼人等等,實際上也是四川的土壤孕育了這些文人的思緒,也是四川這些了不得的文人,為四川文化的建設奠定和樹立了生存發展的基礎。作為川劇來講,它是一個非常不保守的劇種,它從來不拒絕所有

?的藝術形式對它的滲透。這些年我們在全國每一個地方演出都有回頭客。包括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演出,甚至演完以,北京大學的很多學生都希望辦一個川劇賞析班。他們不僅僅是需要了解川劇,他們希望透過川劇,瞭解川景、川菜、川酒、然後川人。實際上,川劇是把所有的四川文化,集中地反映在了一個一畝三分地的小小平臺上面了。

白燕升:四川、川劇,其實已經融入到了你的血脈裡。

陳智林:要想人迷戲首先要戲迷人。我不光是對川劇,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是非常認真地在思考。比如說我們中醫講的望聞問切,我們國畫講的密不透風,疏可走馬,戲曲講的四卒千軍。中國傳統文化都是一脈相承的,你以什麼樣的取捨以什麼樣的狀態來面對你從事的藝術,怎麼樣形成一種藝術與藝術之間的包容,其實藝術最需要與時俱進的一個生存門類。

白燕升:讀書一定是您的愛好?

陳智林:我覺得到今天為止,讀書是我維繫和保護得比較好的私人空間。就是再累,我每天的讀書時間,也從來沒有輕而易舉放棄過,包括我們外出,甚至去國外,我也會捎上兩本,就是隨身看的小書籍,來陪伴自己。

白燕升:我一直覺得提高人的文化素養,讀書是最好的途徑,開卷有益。我感受到讀書是你生命裡的最愛。讀了那麼多書,才能夠觸類旁通。談到各門類之間的一種融匯,您也說了很多的妙語,比如你就曾說過,現在是〃小明星大藝術家時代〃,怎麼理解?

陳智林:作為我們戲曲演員,講的是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像裴豔玲先生、像尚長榮老師,這些名家大家知譽度沒有進入大眾視野。文化的以文化人,寓教於樂的功能,我覺得在很多環節裡面,多給民族文化,傳統文化一個話語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