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小說:那些角兒 作者:剷除不公

八折出現了一位女性,那就是傅山老先生的妻子,雖然已經亡故,但傅山在準備見康熙的前夜夢見了她,而這一個小插曲,又引起了不同意見。在一次座談會上,有的專家非常明確的說〃不欣賞〃,覺得這個情節與劇情沒多大關係,傅山並不需要他的妻子提醒,他已經很堅定了,這個情節讓整個劇情在此停下了,破壞了氣場和節奏。儘管飾演傅山夫人的演員是一位很優秀的晉劇演員,她一開口便贏得了很多掌聲。

當然也有支持者說,〃夢妻抒懷〃體現了傅山剛中有柔的側面,使他的形象更多面,更豐滿!

再有,關於過於文言的唱詞。

看過《傅山進京》的觀眾還有一個最深的感慨,那就是它的文辭,某些地方,沒有一定文化積累,想看懂還有點難度。特別是對於晉劇這種很大眾化的劇種,說文解字般的文辭是否適合,我同樣也聽到了不同的兩種聲音。

一種覺得,高深的唱詞會影響它的共賞性;一種認為,既是文人戲,就該如此, 甚至覺得一點都不過,還不過癮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謝 濤:表演不〃留縫〃(3)

我看這出戏時,不是覺得唱詞雅緻有問題,而是覺得一兩句裡有兩三個典故,還是不常見的,這多少也讓我這個學中文的費解了。

我問謝濤:你第一遍看劇本,心領神會了嗎?

?謝濤在《傅山進京》中飾 傅山

?她說,第一遍真的沒看懂。

可謝濤硬是把這出戏搬到了鄉下,我特想知道,當農民老大爺他們聽到像這樣的唱詞:〃偷閒且把大雪賞,雪也賞我滿頭霜,一時物我皆兩忘,野茫茫兮天蒼蒼〃,聽到這樣的臺詞,會有何等反映?

謝濤告訴我:我們不能低估了農民的審美,他們只是表達方式不同。

有一次,在農村的劇場裡演傅山,鴉雀無聲。以前老百姓為你喝彩都是喊出來的,這次特別好玩,當我意境幽遠地唱完〃四顧茫然〃這幾個字時,有一個老大爺叫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好〃,那個〃好〃字也是伴隨著我〃四顧茫然〃的那種幽遠的尾音,非常剋制、非常壓抑地叫了出來。這就證明,他們看懂了!

謝濤還說,觀眾太可愛了,可能好的劇目不在乎在哪裡演。我也嘗試著把整本晉劇《范進中舉》帶到了巴黎,在埃菲爾鐵塔下的劇場裡,收穫了特別的效果:臺下安靜得讓我心裡沒底,後來知道,那是人家的欣賞習慣。謝幕的時候,他們長時間的鼓掌,我用手勢表達著要感謝的各工種。最後,我覺得,也應該感謝一下自己,於是,下意識把范進的頭飾捋下,自己的一頭長髮飄落下來,他們才知道我是女演員,非常佩服,嘖嘖稱讚!

其實,關於《傅山進京》,關於《范進中舉》,爭議最大的當屬〃聲腔、流派的淡化〃。有一個現象也很有意思,看完《傅山進京》,大家會說:傅山真好看,倒是少有觀眾會說晉劇真好看。我想,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恐怕現在到了一個大的〃演劇時代〃,開始重藝術、重劇情,而慢慢淡化了流派、淡化了劇種。

我問謝濤:有沒有聽到這種說法?

她說,有人說這是歌劇,我在想,成為了歌劇不好嗎?當一個劇種的聲腔代表不了全部的時候,我們就要另闢蹊徑。

我贊同!

一些晉劇迷們對謝濤最大的意見應該是她的唱腔。謝濤跟李月仙老師學習的是馬派(這個流派在晉劇圈裡是否被承認還存在爭議)。其實有時候,流派真的不重要!就象我崇拜的文武雙全的京劇大家李少春,有人稱〃李派〃,有人說他就是〃餘派〃。不管如何稱呼,絲毫不影響他在我心中及京劇界的重要地位。

況且〃餘派〃沒有〃關羽〃、〃林沖〃、〃寇準〃、〃岳飛〃,也沒有〃楊白勞〃、〃少劍波〃、〃李玉和〃,更沒有〃美猴王〃。要知道,當年他的老師餘叔巖先生是不同意他學猴戲的!只可惜, 李少春留下了唯一一部影像資料就是《野豬林》。就這一部,也足以讓我們領略大家風範。

他曾撰文寫道:自己是〃李少春讓林沖支配李少春〃,帶有中國程式體驗特色的表現派。其哲理深邃,為劇壇所罕見。

謝濤因演出《丁果仙》一舉成名,但她談不上是丁派傳人。儘管她表演過《蘆花》《賣畫劈門》《舍飯》等丁派傳統劇目,地道本色,同時洋溢著清新的時代氣息。

《傅山進京》則又是一番新的天地。謝濤呈現的傅山形象,內儒外道。外表散淡,內心卻十分周正。既表現在他仕與不仕的考量中,也表現在他對家人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