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價。這就是他釀製10加侖淡啤酒的成本。他為了生產1加侖淡啤酒,就要以生產1/2加侖黑啤酒的機會為代價。(反過來,假設瓊斯只生產黑啤酒。他可以生產5加侖,但他要以生產10加侖淡啤酒的機會為代價。為了生產1加侖黑啤酒,他放棄了生產2加侖淡啤酒的機會。)如果布朗只生產黑啤酒,她可以生產4加侖,但是要以生產3加侖淡啤酒的機會為代價。為了生產1加侖的黑啤酒,布朗要以3/4加侖淡啤酒為代價。(類似地,布朗生產1加侖淡啤酒的代價是4/3加侖黑啤酒。)
※BOOK。※蟲 工 木 橋 虹※橋書※吧※
第11節:效率、交換與比較優勢(4)
我們把這些資訊列在表2…1中:
釀酒商 黑啤酒(加侖) 淡啤酒(加侖) 黑啤酒的機會成本 淡啤酒的機會成本
瓊斯 5 10 2加侖淡啤酒 1/2加侖黑啤酒
布朗 4 3 3/4加侖淡啤酒 4/3加侖黑啤酒
表2…1
現在,我們要問一個重要的問題:誰生產淡啤酒的機會成本相對較低?答案就在表裡,是瓊斯。他的代價是1/2加侖黑啤酒,而布朗為了釀1加侖淡啤酒需要放棄4/3加侖的黑啤酒。和布朗相比,瓊斯是機會成本較低的淡啤酒生產商。按照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瓊斯在淡啤酒生產上有〃比較優勢〃。和布朗相比,他生產淡啤酒的效率更高。
我們得出了瓊斯是效率較高的淡啤酒生產商的結論,這可能不會使你感到驚奇。但是,和瓊斯相比,布朗是效率更高的黑啤酒生產商!注意,布朗生產1加侖的黑啤酒的成本是3/4加侖淡啤酒,而瓊斯要用整整2加侖淡啤酒才能生產1加侖黑啤酒。和瓊斯相比,布朗是機會成本較低的黑啤酒生產商。釀製黑啤酒是布朗的比較優勢。
我們可以想象他們各自會作何選擇,就好像他們在岔路口一樣。走了這條路,就不能走另一條路。瓊斯可以選擇生產淡啤酒,也可以選擇生產黑啤酒。他生產1加侖黑啤酒(選了這條路)意味著以第二種機會……生產2加侖淡啤酒(放棄的那條路)為代價。布朗也面臨類似的選擇,但是她的成本就不一樣了。對她來說,生產1加侖黑啤酒的成本只有3/4加侖淡啤酒。這就是機會成本的含義。
2。6 從專業化和交換中獲益
只需稍作分析,我們就能知道瓊斯肯定是成本較低的淡啤酒生產商,布朗是成本較低的黑啤酒生產商。如果他們都專門從事各自擅長的生產(因而也是相對高效率的生產),並彼此開展貿易的話,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比如,假設瓊斯在城裡的家庭啤酒作坊供貨商那兒遇見了布朗,並交流了釀酒經驗。一番商談之後,他們達成了如下協議:瓊斯只生產淡啤酒,布朗只生產黑啤酒,然後進行一對一的交換。瓊斯將用3加侖的淡啤酒向布朗換取3加侖的黑啤酒。
3個月過去後,瓊斯把10加侖淡啤酒裝了瓶,布朗也把4加侖黑啤酒裝了瓶。雙方都專門從事有比較優勢的生產。注意,在圖2…1中,原先他們各自受到生產可能性邊界的約束。但是,當他們完成3加侖淡啤酒對3加侖黑啤酒的貿易後,雙方享有的啤酒組合都超出了原先的邊界。瓊斯得到了更多他想要的東西,他的財富增加了,現在他有7加侖淡啤酒和3加侖黑啤酒,原先他自己做不到這一點。布朗的財富也增加了,她現在有3加侖淡啤酒和1加侖黑啤酒,原先她自己也做不到這一點。
2。7 為什麼要專業化?
專業化是〃追求比較優勢〃的另一種說法。現在我們要理解專業化的動機。人們追求專業化是因為這樣做能增加他們的財富。專業化使得生產者能透過貿易獲得那些若他們自己生產要花費更多的產品,從而擴大其生產可能性,市場經濟的規則允許人們用這種方式交換他們的私有產權。這對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至關重要,經濟學家把這叫做〃比較優勢法則〃。比較優勢解釋了專業化的動機,也解釋了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這也說明了人們為什麼不願做〃三腳貓〃,而要從事高度專業化的職業,比如會計、護士、演員、飛行員、木匠、牙醫、碼頭工人、教師、管工甚至職業殺手。透過從事他們自認為有比較優勢的專業活動,人們期待享有更多財富(更多他們覺得有價值的東西)。如果你自問:〃我學什麼專業好呢?畢業以後會有什麼樣的機會呢?〃你就已經問了一個關於你自己的比較優勢的問題。
2。8 從人際貿易到國際貿易,再到人際貿易
在我們的故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