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民國往事 作者:恐龍王

二、槍桿子裡出官銜

二、槍桿子裡出官銜

甲午戰爭爆發後,袁世凱被李鴻章派赴東北前線,仍舊以浙江溫處道的名義協辦前敵營務處,負責籌撥糧餉並聯絡各軍。由於清軍在戰爭中節節敗退,朝野人士在戰後交章上奏,爭相向朝廷獻言練軍之法。

說到練軍,那些士大夫基本都是些紙上談兵的書生之見,和袁世凱比起來就差得遠了。以袁世凱當年在朝鮮練就新兵的經驗,李鴻章讓他做個前敵營務處會辦,實在是有點屈才。報國心切的袁老四對此也不甘心,他利用朝廷急於編練新軍的心理,組織了一批人幫他翻譯外國軍事教材,包括訓練方法、編制、營中制度等,然後他又結合當年的練兵經驗,草擬了《練兵要則十三條》、《新建陸軍營制餉章》、《募訂洋員合同通稿》等材料在朝廷大員們中間廣為散發,為自己贏得了知兵治事的讚譽。當時很多朝廷大員,如恭親王奕訢、慶親王奕劻、兵部尚書榮祿、軍機大臣李鴻藻,還有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地方督撫,都對袁世凱交口稱讚,一致推薦。

這真是奇了。要說上面的那些大員,那可都是當時朝廷最顯赫的權臣,怎麼會對這不過三十六歲的袁老四如此看重呢?要說起來,這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袁老四的確是有兩下子,譬如他那《練兵要則十三條》寫得著實頭頭是道,無論是軍律、軍餉,還是槍械管理、募兵標準等,樣樣都說得了點子上,讓那些不知新軍為何物的朝廷大員們大開眼界,稱讚有加。

袁世凱的運氣也實在是好,恰好這時編練定武軍的胡燏棻被調去督辦津蘆鐵路,袁世凱乘機上下活動了一番,督辦軍務處的領導恭親王奕訢、慶親王奕劻、翁同龢和榮祿等人隨後便聯名保薦袁世凱接替胡燏棻前往小站練兵。有了這些朝中大佬的保薦,事情當然好辦。由此,袁世凱便屁顛屁顛的跑到天津小站練兵去了,這也成為他一生事業的發跡之始。

1895年12月,袁世凱到小站正式接管了已初具規模的定武軍,在將原定武軍的兵額招足到7300人後,袁世凱將之改名為新建陸軍。為了把新建陸軍建成一支模範軍,袁世凱重金聘請了包括退役軍官沙爾在內的十幾位德國教習,並規定全軍使用統一的新式步槍、馬槍和快炮,其中大都為德制或奧制的標準化槍械,這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袁世凱治軍相當嚴厲,他親自制定了新建陸軍《斬律十八條》,要求士兵嚴格遵守,其中如:“臨陣回顧、退縮及交頭接耳私預壓者斬;遇差逃亡,臨陣詐病者斬;結盟立會,造謠惑眾者斬;持械鬥毆及聚眾鬨鬧者斬;黑夜驚叫疾走亂伍者斬”,等等,犯者定斬不饒。新建陸軍的軍制也很嚴密,包括募兵、行軍、操典、駐紮等,都有詳細的規定。而且,袁世凱對軍隊管理極嚴,日則督操,夜則巡營,從不懈怠。有一晚袁世凱巡營,偶然發現一士兵偷食鴉片,袁世凱當場拔出佩刀將之手刃,全營為之震驚,自此營中再無人敢食鴉片。

此時的袁世凱,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這支軍隊上,幾乎連吃奶的勁都用上了。在軍營中,袁世凱以身作則,他和普通士兵一樣,著軍服、扎皮帶、穿馬靴、掛佩刀,一副赳赳武夫的樣子。在平時的訓練中,袁世凱經常親臨現場觀看操練,某次閱兵時突然下起大雨,手下的軍官要給他打傘,他一把推開說:“士兵都在雨中,我怎麼就不能淋雨?”在建軍之初,袁世凱也刻意製造親善士兵的形象,每次發餉時,他都親自監督,以杜絕軍官吃空額、剋扣軍餉的劣習。不僅如此,袁世凱還經常深入各營,接近下級軍官和士兵,甚至連棚頭這樣的小頭目都能叫出名字,很不簡單。

袁世凱的努力沒有白費,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新建陸軍的面貌為之煥然一新。在軍隊的兵營裡,到處都是認真負責的洋教習、朝氣蓬勃的新進軍官、精神飽滿計程車兵、嶄新的槍械大炮,操場上戰馬嘶騰,果然是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模範軍!

當然,也不是沒有隱患。據說,袁世凱曾在軍中明目張膽地樹立個*勢,當時各軍營都供有袁的長生祿位牌,灌輸“袁大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要為袁大人賣命”的思想。有人說,每天上下操集合時,官長都要問士兵:“咱們吃誰的飯?”士兵們齊聲回答:“咱們吃袁宮保的飯!”官長又問:“咱們給誰出力?”士兵們齊聲答:“咱們替袁宮保出力!”如此一來,這支新建陸軍便成了袁家軍,怪不得後來其它人根本無法調遣這支部隊。

袁世凱用人還是有一套的,後來北洋軍閥的這批風雲人物大都是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