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3 / 4)

小說:極品王侯 作者:指環王

務劉悠根本就懶得過問,基調他已經定下了,剩下的交給師爺們去做就好。

錢糧師爺宋成最為年長,而且錢糧也是重中之重,劉悠便讓四人以他為首,諸事商議而行,有不能決斷的再告知劉悠。

刑名師爺趙剛是一位舉子,從十六歲到三十歲一心打算走科舉的路子當官,無奈屢試不中。最後灰心喪氣,只好專攻刑名給人當幕僚師爺養家餬口。小小的澧縣能有什麼大案子,劉悠放心的將審案判案一事託付給趙剛,自己升堂什麼的就免了,讓人直接將狀紙送到趙剛那裡讓他去判即可。

民調師爺劉禹是自家人,說是師爺,其實更像是大管家,不過是澧縣的大管家。劉悠給他的任務就是沒事兒去澧縣的大街小巷溜達溜達調訪民情看自己的政令執行的如何,對於那些鄉紳劉悠並不放心。劉禹在劉家的時候就是一個長袖善舞聰明透頂之人,而且為人城府頗深,才被劉錫辰派到劉悠身邊處理一些瑣事。

剩下的一個人最年輕,叫馮旻,和趙剛差不多也是個落魄士子。但人家趙剛好歹還考上了舉人,這馮旻自從考上秀才後就再沒有進一步,不過他的運氣不錯,被劉錫辰無意中發現收在身邊做些文書之事,這次也送給了劉悠。

所以劉悠雖然是名義上的澧縣知縣,但大權其實幾乎都下放到了這四個師爺手中,就算劉悠一年半載的不過問事務澧縣也能好端端的。當然,劉悠這麼做也是因為澧縣地小人口少的緣故,換了讓他做一方知州他可就不敢如此託大了!

劉悠的三條政令透過馮旻潤sè之後便張貼到了澧縣四門,加上各位鄉紳的傳播,不出兩rì時間,澧縣上下百姓都知道來了一位不愛錢的青天大老爺,就差在家裡供上牌位rì夜誦經祈福了。

不愛錢就是青天大老爺,老百姓的要求是有多低啊!

五rì之內,幾位師爺的工作也有了各自的進展。宋成那邊做了一次大致jīng確“人口普查”,戶一千四百二十八,丁五千一百二十,總人口約有九千人不到,比劉悠在戶部查到的資料多了一些。不過這也可以理解,少報一些人口就少上一些稅嘛!按這樣算,每年一丁稅銀一兩,劉悠要繳納給國庫五千兩銀子,但劉悠還是打算只交三千兩,前任都是這個數,不能自己來了就多交一倍吧?這也算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

趙剛則將本縣積壓的案宗查閱了一番,基本上都是雞鳴狗盜鄰里糾紛的案子,殺人越貨的一件沒有,說明老百姓膽子還是很小的。他本著劉悠的示意,打一批放一批和稀泥又一批,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百姓們對劉悠的看法又上了好幾個臺階。

劉禹沒有什麼正事,每天就是穿街過巷的走走看看,沒有了重稅的百姓顯然輕鬆了許多,rì子雖然還是過得緊巴巴但至少有了盼頭,這個盼頭就是開荒!

劉悠說的明白,只要是沒有在冊的荒地,今年你種多少就得多少,縣裡不收一分一毫。於是大家夥兒都憋足了勁兒去佔地,也不管種不種得過來先搶了再說,倒是原本就有的田地反而沒人種了。其實這也不是問題,稅本就是按人頭算的,你就是躺在家裡也要交一兩銀子的稅!唯一的問題就是因為爭地引起了一些糾葛,兩家都看上了一塊好地誰也不鬆口,反正都是荒地,你說你先來我說我先來,動口不行便要動手。

劉悠也料到了這點,現在還只是一家一戶的爭,回頭恐怕就是兩個村子一起爭了,要是發生大規模械鬥那就要出大事的。這時候鄉紳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這類爭地的事情一律由鄉紳去協調平衡,劉悠已經告知他們,要是因為爭地出了事情就拿他們是問!

鄉紳裡面也有有路子的,從知州黃奎振那裡知曉了劉悠的身份,尚書家的兒子,還有個子爵的爵位,乖乖,還是老老實實聽人家吩咐吧!黃奎振也派人給童老等幾人送了口信,那就是劉悠只要不造反,讓你們做什麼你們就做什麼,別指望讓自己給劉悠穿小鞋,就是告到天都城都不好使!

黃奎振才不會去招惹劉悠,雖然說劉悠是下屬,但人家上任連自己都沒來拜見,顯然就是不拿自己當根菜,不過人家也有這個本錢就是了!劉悠還是子爵呢,按官職算是一品,比尚書還高半截,你黃奎振一個知州才三品,怎麼不來拜我?(超品:公爵、侯爵、伯爵,一品:子爵,二品:男爵)

再說現在誰不知打劉悠是皇帝陛下欽定的將來之臣,有皇帝保駕護航,黃奎振敬著還來不及,何苦給自己找麻煩!

事情都有下面人在做,劉悠自然是閒得很。

每rì早晚練功這是不能斷的,俗話說一rì不練手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