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這傢伙有想法,不過是不是太急於想在自己面前嶄露頭角,所以有些偏激或者說特立獨行了?但,他的話確實勾起了呂晨的興趣:“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打家劫舍也是在做生意,說來聽聽。”
龐統和陳宮有些生氣了,顯然,不論他們之前是如何希望跟鮮卑人和平共處,但骨子裡,他們是仇視鮮卑人的,更對鮮卑劫掠漢人的行為大為憤恨。所以李睿提出這樣一個新奇古怪的提議,好像鮮卑人劫掠漢人還是互利互惠的事情一樣,一下子抹殺了鮮卑人的殘暴,讓他們很不滿。
李睿完全無視了龐統和陳宮的眼神,自顧自說道:“首先,商是一種互相的行為,其次,要有利可圖,最後是物品的交換。你不得不承認,鮮卑劫掠漢人是雙方的事情,不是鮮卑人自己一家玩,雖然漢人是被動的,但也無法抽身旁觀。接著,鮮卑人之所以劫掠漢人為的是掠奪糧食、鹽鐵以及人口,用來度過災荒或者增強自身,這是利!最後,漢人拿出的是糧食和人口等作為交換,而鮮卑付出是勞動力、戰馬、時間、精力、以及生命。所以,這完全可以說是一種商業行為,不過,卻是強買強賣!由此,我們可以說,鮮卑人的強大也跟商業分不開,他們對於漢人沒有優勢,所以,他們不得不採取強買強賣的方式。而我們對待異族,同樣可以!不過,卻無需做得這麼決絕,可以更加委婉,讓他們一邊把命賣給我們,一邊卻對我們感恩戴德。”
龐統和陳宮顯然對李睿的觀點嗤之以鼻,但呂晨卻眯起了眼睛,彷彿,李睿的話觸碰到了某個至關重要的東西,而呂晨短時間又沒有想起來。
“如何透過商業,將西北異族掌控與我手中?”呂晨問了。
“他們大多放牧,所以,一到冬季就會陷入危機,大量的牲畜肉和皮毛,白白浪費,這也是他們喜歡劫掠漢人的原因。而反觀我們漢人,以農為本,動亂之際,一到春夏則百姓糧米不濟。”李睿道,“商,互通有無而已。若是能以漢之糧米於冬季,換異族之牲畜,則異族可以安然過冬,來年春夏,百姓可以肉乾充飢,又可以皮毛販賣獲利,從江東荊州等糧米豐饒之地購買糧食。異族並非劫掠成性,相反,他們比我們漢人更怕死,不是勇氣的問題。而是,異族人口本就稀少,而漢民眾多,他們耗不起,若非雪災過重,牲畜大批凍死,尋常年份鮮有大規模的劫掠。”
陳宮張了張嘴沒說話,龐統幫他說了:“這與資敵有何區別?”
李睿張嘴準備還擊。
“這不叫資敵人,這叫奴役!說得再深入一點,那就是殖民。”呂晨突然說道。
雖然這跟後世的殖民差距頗大,現在的漢人也還沒有達到那樣的高度,但在這個時代,大漢的文化和商品具有統治性的優勢,一些淺顯的招數卻完全行得通。(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在李睿的提議之下,呂晨醒悟了過來,不屑甚至反感諸侯混戰的呂晨,終於找到了一條康莊大道——殖民。
面對諸人的不解,呂晨稍微解釋了一下:“所謂殖民,以現在的我們來說,只能算一種經濟掠奪,以漢人的優勢文化和商品,讓對方付出更多的代價來獲取。看起來,他們遠離了戰爭,但他們付出的是血性和團結。有些部落會看破我們的計劃,但卻不能對付我們,因為其他部落會把這種異端清除掉,從而期望獲得更多來自漢人的接濟!這種無需動刀兵的利益,他們放不下。並且,冬季凍死的牛羊,對於他們來說是損失,而對於漢人來說,是一片片黃金啊。透過我們的商業和手工,廉價獲得的皮毛和肉類,還可以做成更加更加昂貴的衣物和食物,再賣給他們,呵呵……”
陳宮和龐統傻眼了,說好了論戰略方向的,怎麼討論道做買賣上去了?
李睿當即對呂晨表示了佩服:“小君候果然見識不凡,睿之意見,正是如此。透過商業的滲透,讓異族越來越依靠我們漢人,而我們逐步將他們分化瓦解,讓他們形成一個一個散落的部落,不再聯合在一起對抗我們。如果遇到有敵意的部落,便透過利益,讓其他部落代為消滅。而且,這樣一來少了戰爭的異族人口必定猛漲,而那時對於他們來說,可以用來與漢人交換的牲畜才是最為值錢的,他們必定會為草場和牲口混戰不休!如此一來。咱們只要掌控了商道,加上有針對性的商業輸出,則可不戰而定西北!”
呂晨和李睿可謂一拍即合啊,他心裡格外震驚,他只知道李睿出於商賈之家,地位不高,這才被龐統忽悠來了雁門,卻沒想到他的思維如此跳脫而富有實踐意義。
想到後世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