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榮特權、橋樑道路通行稅、獨佔權、漁獵權等等一掃而光,不予補償,而
在威斯特法利亞王國,尤其是在貝格大公國裡,這些改革則是經過多次反覆
才完成的。然而,合併時間過短,以致未能深刻改變這裡的社會關係,當地
居民也不象其他各地居民那樣領略到改革的好處;因為合併的目的是想要徹
底執行大陸封鎖,這必然要實行極其嚴竣的軍事統治以取締走私活動。
在來因邦聯其他各邦中,拿破崙並不能為所欲為。各邦的王侯對他們新
獲得的主權小心防護,唯恐或失,他們接受與法國結成永久同盟併成為拿破
侖的被保護國,只是由於畏懼拿破崙把奧地利割讓的領土據為己有,從而在
德意志南部建立起有如蒙特熱拉說過的一個“法國郡守府”;作為交換條件,
拿破崙把他們的主權寫進邦聯條例上,並延緩召開議會直到實現普遍和平的
時候。他說過:“建立制度的時機還沒有成熟”,在此期間,他展開了勸說
活動:1807 年在米蘭,1808 年在埃爾富特,他都提出了關於採用《民法典》
的或多或少明確的倡議,並責成他的外交官們去加以推薦。如果不是由於開
明專制傳統,和形勢促使王侯們採用一部分他的新制度的話,拿破崙或許根
本得不到王侯們絲毫的讓步。蒙特熱拉在巴伐利亞,賴岑施泰因在巴登都與
拿破崙抱著同樣的理想,另一方面,這些邦國中最大的幾個由於突然增添了
來源各異的領地——如奧地利轄地、教會領地、降格附庸的土地、舊日的自
由城市等等——而出現了各種不同政體,各種特權和各種素來勢難兩立的宗
教信仰拼湊在一起的混亂不堪的局面;當務之急是要把這些都融為一體,而
要做到這一點只有採用法國模式,此外似乎別無更好辦法。最後,這些邦國
還要設法找到建立一支強大軍隊所必需的金錢和兵員,有了強大的軍隊才能
滿足拿破崙的要求,而一旦拿破崙被打敗,也才能對他戰鬥,並且可以自衛
以防勝利者主張收回拿破崙已劃給了它們的那些領土。因此之故,這些新建
國家,以及那些獲得領土最多的國家,一般說來都實施了最深刻的變革;這
些國家也因此都無意採用立憲政體,儘管在理論上法國仍保持著立憲政體,
因為這些國家的統治者都不願受到憲法的限制;最後,解放農奴也被置於次
要地位,甚至完全置之不理,因為開明專制從未破壞君主與貴族的聯盟,而
約瑟夫二世曾因主張破壞這個聯盟而付出過沉重的代價。在這個意義上講,
儘管南部德意志各國都曾效法法國,它們還是更近似普魯士,因為普魯士為
了富國強兵進行改革之時,仍然在討好貴族。
人們原來揣測,至少在美因河畔完全憑空拼湊起來的兩個公國,即法蘭
克福和維爾茨堡兩個大公國,拿破崙的勢力應該是無保留地支配一切。實際
上,他在法蘭克福大公國的勢力確是巨大的,但在維爾茨堡大公國卻絕非如
此,雖然以前的托斯卡納公爵變成維爾茨堡大公後很擁護拿破崙,並且在拿
破侖的宮廷裡甚為得意。拿破崙自知必須同他的德意志盟友搞好關係,對於
這一點最好的證明無過於他對維爾茨堡大公的態度。費迪南確知他在1809
年同奧地利簽訂的條約使他受到保護,而且在拿破崙第二次結婚後,他既是
出自哈布斯堡皇室,而更見重於拿破崙。相反地,法蘭克福大公達爾貝格的
一切都得自拿破崙。在1803 年他還是美因茲大主教的助理時,他是各教會選
侯中唯一曾得到領土補償的人,他得到了累根斯堡、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