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3 / 4)

小說:拿破崙時代 作者:雨霖鈴

只對一

個或兩個大陸強國作戰,則新軍仍然可以再次取勝。而這一次大陸各強國吸

取二十年來的經驗教訓,急忙聯合起來投入反拿破崙的戰爭。大陸體系於是

土崩瓦解,拿彼侖從舞臺上消失了,而法國要為他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一、俄羅斯戰役

在對俄戰爭中,拿破崙統率了七十萬人以上的軍隊,其中六十一萬一千

人在戰爭過程中相繼越過了邊界。這些部隊反映出大帝國的面貌,其中有三

十萬法國人,包括新併入法國的居民;十八萬德意志人,包括施瓦岑貝格統

率的三萬奧地利人和約克統率的兩萬普魯士人;九千瑞士人、九萬波蘭人和

立陶宛人、三萬二千義大利人、伊利里亞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這些部

隊的戰鬥力和可靠性相差極大。大軍從來沒有成為如此人數眾多的烏合之

眾,法國本土的法國人幾乎不到三分之一。

在維斯杜拉河的前線上,四十五萬人和一千一百四十六座大炮的密集的

突擊部隊,分成九個兵團,外加近衛軍、四個騎兵團和各盟國部隊。這支按

照習慣的辦法結合的部隊,實際上由於隊伍龐大、戰線漫長和聯絡困難,是

很難掌握指揮的。事實上拿破崙把這些軍團編為幾個方面軍:他本人在涅曼

河上指揮二十二萬七千人,歐仁率領八萬人在他後面一點,熱羅姆指揮右翼

軍七萬六千人;再向右邊是施瓦岑貝格;在最左翼則是麥克唐納和約克。但

是,這樣就必須有優秀的方面軍統帥,而熱羅姆尤其不能列入優秀將領之內!

皇帝在選派他時,是受皇朝偏見的支配的。指揮調動的細緻準確已經不復存

在。

正如以往習以為常的一樣,拿破崙意欲使這次戰爭打個速決戰。直到6

月20 日,他希望戰爭在波蘭境內開啟。當他指揮他的主力部隊向科夫諾進軍

時,他拒絕命令右翼軍向華沙進軍,熱羅姆的庸才本身就成了誘敵的圈套。

如果敵軍大量湧入華沙大公國,他就可以迂迴到敵軍右側而擊潰敵軍;這樣

就可以結束戰爭。但是俄國人按兵不動。因此必須進入敵國去攻擊敵軍。士

兵只攜帶了四天的麵包,跟著來的輜重車也只帶來二十天的麵粉,因為估計

是在三週以內,決定性的打擊必將迫使亞歷山大投降。

可以肯定,在沙皇左右近臣中的主和派也不乏其人,例如康斯坦丁大公

和魯緬佐夫。6 月28 日,沙皇派遣巴拉索夫去向拿破崙議和,條件是要拿破

侖同意撤出俄國的領土。敵視法國的人,如阿姆費爾特、施泰因等,一直是

在提心吊膽,唯恐沙皇不能堅持下去,他們也不是毫無根據的;不管怎樣,

最後還是沙皇的自尊自大感佔了上風。然而,俄軍質量俱差,似乎無法補救。

在涅曼河後邊,巴克萊·德·託利指揮十二萬人;在布格河上,巴格拉齊昂

部署了不到四萬人;再往南面,托爾馬索夫帶領的軍隊稍微多些;在第二線,

維特根施泰因向前推進以保衛德維納河和里加。在內地,還有三十萬至四十

萬名新兵、哥薩克和民兵可供調遣;齊查戈夫正率多瑙河方面軍兼程前來;

但這些都需要時間。時間是可以利用撤退去贏得的,那些認為空間和嚴冬是

俄國最寶貴的兩大盟軍的人,如羅斯托普欽等,在他們看來撤退是有益無害

的。相反地,大多數人想到外敵入侵就威到憤慨,或者擔心內地被侵會使他

們皇上作戰的意志受挫。最後大家都同意採納德意志亡命者法爾的計劃。拿

破侖進攻時,巴格拉齊昂一面後退,一面抵抗,而巴克萊則後退撲向敵軍的

側翼。亞歷山大比之法國皇帝更加無意於把戰爭帶進俄國的心臟地區。但是

這卻是勢難避免的,因為他的將軍們感到自己力量薄弱,並且非常害怕自己

的對手;他們既獲得可以任意撤退的許可權,便大舉後撤以避免慘敗,這樣在

無意之中就迫使他們的敵人在追擊中消耗實力,精疲力竭。

拿破崙的軍隊在1812 年6 月24 日和25 日渡過了涅曼河,2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