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也成功晉級四強,日本少年不二週助則一掃賽會第三種子馬拉特進入決賽——而他還沒度過他的十六歲生日!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猜測,新的網球時代已經開始?”
“……不二週助至今為止未嘗敗績,而弗勞爾剛剛展露出他的天王之象!這場澳網決賽到底花落誰家呢?”
不二出場的那一刻,許多個朝向他的閃光燈晃得他眼花。場邊記者的報道聲他沒去注意,只是望向了貴賓席。羅德…朗正坐在那裡朝他揮手,精神頭看起來很足,不二臉上的笑容更大了。是羅德…朗帶他進入了世界舞臺,時隔一年,他應該用更好的成績來回報這樣的長輩。
在不二的對面,羅傑…弗勞爾正在仔細擺弄拍線,他的教練在一邊很快地說著什麼,一臉嚴肅。實際上,溫文有禮,技術穩定,態度冷靜,這幾個形容詞幾乎可以同時套在他和不二上面。這也就是說,他們倆的打球型別相似,很可能性格也極相似。羅傑在心裡盤算著這些,臉上並不顯出緊張來。
賽前例行握手,兩個人臉上都掛著如沐春風般的微笑,秒殺了場外一大堆膠捲。雖然是第一次交手,但不二看過許多場弗勞爾的現場比賽和錄影,也深知相似之處。一時間佔上風不難,但最後的勝利,看的很可能就是誰更沉得住氣。
比賽開始了,五盤三勝制。第一盤第一局,弗勞爾的發球局。瑞士人站線上後,一下一下地拋著網球。他有個習慣,一定要讓網球落下軌跡經過他的兩眼之間,然後才會動手發球。他一向追求完美,這也被一些媒體和粉絲笑稱為發球強迫症。
但是不二知道,這實際上是一個在拋球中不斷調整自身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態直至最佳的過程。雖然動作看起來似乎很磨蹭很龜毛,但效果絕不可小覷——弗勞爾的ACE球成功率可是相當高。與他溫和的外表恰恰相反,他球風相當犀利,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得分機會。他的外號就能作為實證——“軍刀”。進攻的時候銳氣逼人,防守的時候又很沉著穩定。不二半彎著腰,眼睛緊緊地盯著弗勞爾的動作。一下,兩下……球落正中了!
“哦,一開始是最銳利的直刀!”解說員的聲音都要蓋不過現場觀眾的歡呼聲。直刀是弗勞爾正手發球的統稱,而實際上並不止一種球路。他的正手球路多變,角度打得很開,而且落點很準,力量、速度、角度皆趨於完美,可謂變幻莫測,常常能一擊致命。
這第一球,黃綠色的小球很穩很直,同時速度也很快。不二眯了眯眼,判斷出落點在另一半場的側中場。如果他接不住,那就是直接得分;如果速度慢點,很可能也回到對面中場,那樣勉強打出來的淺球就會被早有準備的弗勞爾一拍打死。這種戰術被評論家們形容為雙直刀,是弗勞爾很有名的戰術之一。
不二對此已經有所防備。這球的關鍵在於,能不能多搶兩步回球,還有能不能控制好球路到前場或者後場。搶出來的時機是為後一球可能的扣殺留出時間,而控制落地點則是為了不被對方的節奏牽著走。相比之下後者更為重要,因為一旦比賽節奏被對手控制,那另一方就會疲於奔命,在再次搶回主動權之前就會消耗比對手多得多的體力,後面想再發力就很難了。他腳下生風,直接換手反手擊回。小球高高地飛向了半空,看起來是個後場球無疑。
“哦,高球,漂亮!不二果然早有準備!”雙直刀的打法很犀利,基本上所有了解弗勞爾的觀眾都有印象。
“但是,這好像有點太高了吧?它不會出界嗎?”這麼說著的人也有,因為就在他們說話時,網球還沒停下上升的勢頭。
弗勞爾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奇特的回球。網球旋轉著朝上飛,軌跡是條弧線,眼看著弧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慢。再掃一眼不二,後者正好整以暇地走回後場,他不由得握緊了球拍。一般情況下,他這一球開出,就算能打回來,對手的節奏也會被他牽著走,如今場上形勢卻相反了。高球滯空時間太久,完全沒有了預想中的作用。
他這一晃神,再注意網球的時候就慢了半拍。小球已經開始回落,速度越來越快。按大多數人最開始的看法,這球很可能要出界;但是它落下來眾人才發現不對,剛開始是直線下落,看著就要落前場;結果不知什麼時候卻開始拐彎,直奔中後場而去。弗勞爾錯過了之前的時機,只得從前場跟著球往後場跑。他的球拍都已經碰到了網球,卻突然發現不對。會丟擲這種軌跡的話……之前球的上旋居然已經變成了更加強烈的下旋!
輕輕的一聲啪,網球打中了攔網,沒過。弗勞爾震驚地看著倒滾下來的網球,它依舊滴溜溜地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