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小說:傻瓜作文 作者:插翅難飛

想不到

文章的用字,有三個層次:

1)基礎級:字面意思準確無誤;

2)提高階:文字精煉,形象生動;

3)專業級:整個句子韻律優美、朗朗上口;

同學們達到基礎級,沒有什麼問題。達到提高階或專業級,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只要腦子裡有了韻律的概念,養成了用字推敲的習慣,長到一年,短到半月,不知不覺,你就能成為一個高手。

。。

35 朗朗音節也當時

行文造句,詞彙越多越好嗎?

回答是否定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行。詞不在多,到位就行。

好文章,詞彙的堆砌不一定多,多了反而容易顯得臃腫累贅,破壞文章的整體效果。但就那麼不多的幾個詞,一定要和文章的整體風格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既傳神又富於節奏美感。

我們看下面的例子:

小販與青年 莫小米

從早晨起就大雨滂沱,路邊幾個賣吃食的小販一直無生意。

快到中午,賣烤餅的大概是餓了,就吃一塊自己烤的餅。他已烤好一大疊,反正也賣不出去。

賣西瓜的坐著無聊,也就敲開一個西瓜來吃。

賣辣香乾的開始吃辣香乾。

賣楊梅的也只好吃楊梅了。

雨一直下著,4個小販一直這樣吃著。賣楊梅的吃得酸死了,賣辣香乾的吃得辣死了,賣烤餅的吃得口渴死了,賣西瓜的吃得肚皮脹死了。

這時從雨中嘻嘻哈哈衝過來4個年輕人,他們從4個小販那兒把這4樣東西都買齊了,坐到附近的亭子裡吃,有香有辣,酸酸甜甜,味道好極了。

詞彙使用分析:

這篇記敘文的用詞不多,卻非常的傳神,把作者的意圖完全表達出來了。

4個小販都很拘謹,於是,文章在用詞上也都儘量的簡樸,以襯托這種拘謹的氣氛。在前幾自然段,除了“無聊”,你幾乎看不到什麼詞彙。最後一段,開始就用一個“嘻嘻哈哈”把這個拘謹的氣氛完全打破,把年輕人的那種自在活潑的特點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出來。再加上後續的“有香有辣” 、“酸酸甜甜”,與前面的單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烈的反差,給文章憑添幾分文采。

詞不在多,到位就行。大家看,是不是這個道理?!

不許偷看

泰國首都曼谷有間“酒巴”、門口橫擺著一個巨型酒桶,上面寫著醒目的大字:“不準偷看!”許多過往行人十分好奇,偏要看個究竟。待看過之後,卻連呼上當。

原來,只要頭一伸進桶裡,便可聞到一股清醇芳香的酒味,還可看到桶裡寫著“本店美酒與眾不同,請享用!”

不過喊過“上當”之後,倒也樂意慷慨解囊,進去豪飲一番。

詞彙的使用分析:

本文的詞彙算是用得多的,粗算一下有七個:十分好奇、看個究竟、連呼上當、與眾不同、清醇芳香、慷慨解囊、豪飲一番。

詞彙雖多,可與文章“飲酒”的主題、生動活潑/粗獷豪放的風格卻十分般配;另外,詞彙在音節上的協調一致、流暢通順,讓我們讀起來不僅不感累贅,反而有一種鮮明的節奏感。

關於詞彙的音節,有如下結論:

詞彙有音節,相配才

關於詞彙的音節 一、詞彙的音節:一般說來,一個漢字就是一個音節,幾個字組成的詞,就是幾音節詞。例如:單音節詞:大、小、山、水等;雙音節詞:班級、因為、電腦、手機等;三音節詞:計算機、怎麼樣、情深深、雨濛濛等;四音節詞:北京大學、重點中學、七上八下、好事多磨等;。。。。。。二、音節相調好的句子,詞語的音節組合勻稱協調、富於節奏和旋律美。一般說來,詞彙音節相調的原則如下:1)後配前以前面的音節為準,一配一、二配二、三配三、四配四。。。;例如:許多過往行人十分好奇,偏要看個究竟。過往行人十分好奇、偏要看個究竟,四配四,二配二,句子讀起來就富於節奏和美感。如果不這樣,句子就沒有這種節奏美了,我們看下面的改動:許多過往行人很好奇,偏偏要看個為什麼。這麼一改,節奏感和美感就全無了。2)一樣為主,錯落有致一段文字,可以以一種音節為主,相容別的音節,讓句子和段落整齊勻稱,錯落有致,既有個性,又不呆板。例如:“有關人事工作的會議,只要他能來,他是都來的。來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