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3 / 4)

。燭光搖曳,把一些光怪陸離的影像投射在牆壁上,也投射在太后的面頰上。我完全能夠想象出她躺在那兒的情景,而且這一畫面在我腦海中非常清晰。因為我深深地瞭解她,真摯地敬愛她,並一直把她銘記在心。在別人眼裡,她可能極其殘酷無情。而在我眼裡,她則是一位心地善良的老太太,她需要別人的理解,然而卻從未獲得過這種理解。因為她實在是過於自負,不願意向任何人洩露曾經讓我瞭解的那些內容,而寧願將其掩飾在皇族家規國法威儀的面具之下。我認為,從某些方面來講,她死得極其祥和快樂,因為她的一生確實是精彩非凡。她希望擁有的,都得到了。縱然,某些東西似乎本不屬於她,但是隻要她一心追求,最終必然會如願以償。

她知道自己的天壽已盡,於是就及時傳旨召見溥儀,讓年僅3歲的他做了大清的皇帝。

這位野心勃勃、叱吒風雲的滿族女子,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是始終如一地勇往直前。當她向著不能迴歸的終極之門走去時,她毫不畏懼門後可能隱蔽的任何東西。

慈禧生命的終結,也是溥儀走向滅亡的開始。四十八、悲哀的宮廷

3歲的溥儀,出人意料地做了大清帝國的皇帝。除了光緒以外,他大概算得上滿清王朝最不幸的一位帝王。先皇光緒的妻子,在慈禧在世時被稱為皇后,慈禧身死之後她便成了皇太后。溥儀之父醇親王被封為攝政王,是當時中國實際上的統治者。慈禧在世之時,皇后的生活本來就十分不幸,造成她不幸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她向來畏懼慈禧,其二是她的夫君光緒皇帝歷來不喜歡她。因此,成為皇太后以後,她將全部注意力轉向她以前從未享有的樂趣之上,絲毫不關心朝廷事務。在她身為皇太后期間,紫禁城和頤和園裡優伶雲集,梨園笙歌處處聞。新皇太后的時代是一個對朝政漠不關心的時代。

皇后是慈禧的侄女。由於家族的關係,她被慈禧指定為皇太后,以期實現慈禧希望家族繼續執政的野心。或許慈禧是這麼考慮的,即便自己有朝一日撒手人寰,她的家族仍然有人掌管朝政。這當然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慈禧的繼承人、現在的皇太后,遵照朝廷規矩似乎對如何培養溥儀成長擁有絕對的決定權。然而,她並非時時事事洞若觀火,有時她也缺乏先見之明。她甚至常把許多事情糾纏在一起而引起不小的混亂,由此給溥儀帶來了無盡的不幸。珍妃的姐姐作為光緒的妃子,也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對小溥儀的成長負有一定的責任。除了這些矛盾之外,還有其他衝突。雖然慈禧已指定光緒的皇后在她去世後成為皇太后,但她同時又讓溥儀做其親生兒子同治的養子。同治的兩個妃子在慈禧辭世之後仍然健在,她們倆也認為自己對溥儀的成長同樣負有責任。這樣,溥儀同時被四個女人所控制,這對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來說絕非一件愉快的事!那位皇后,即現在的皇太后,也許會指示溥儀根據習俗做這做那。過一會兒,同治的兩個妃子,單獨或共同告訴他皇太后的指示完全不符合習俗規範,他必須按照她們的指示重新去做——這四個女人同時都自負地認為自己指導溥儀蹣跚的步履是天賦神權,並完全確信其他三人都是在斷送小皇帝的錦繡前程!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四十七、慈禧終辭世(3)

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的溥儀會有幸福可言嗎?不可能!而且,正因為小溥儀是大清皇帝,所以他絕不能免除沉重的學習之苦,這是所有滿漢名門望族的傳統家規。任何一個外國人都無法理解中國式教育的苛刻和嚴格。就以我自己的切身經歷為例:我4歲時就開始習讀四書五經,事實上比其他滿洲孩子還晚了一年。要透過中國的科舉考試得花十幾年時間刻苦地學習。而幾乎沒有一個外國人細心研讀過這些中國古典著作。只有瞭解到這一點,你才有可能懂得溥儀所面臨的痛苦境地。他有好幾個各負其責的教師。授課之初,這些教師就會給他樹立某一個效仿的榜樣。我不知哪一位先皇被樹為溥儀效仿的榜樣。可能是乾隆,也可能是咸豐,但是無論是哪一個,只要溥儀自主獨立行事,他總會被某個教師嚴肅訓誡制止。

“乾隆絕不會想到這樣做的!”或者“咸豐是絕不會像那樣做的,皇上!”

實際上,溥儀也很有可能成為乾隆帝或咸豐帝,他不會永遠只是個孩子。當然,他一定已經感到,要效仿一個遠離塵世而未被忘懷的先皇之類的確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敢肯定,他心裡十分憎恨那個被反覆提及的已故先皇的名字。但是即便如此,為了讓他的老師無話可說,他也只有把憎恨深藏在心。滿漢大家庭絕不會允許老師和家長稱讚他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