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激烈。儘管歐洲列強們很強大,但想要佔領一寸非洲土地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出來。起初,歐洲國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沿海地區,各國主要建立商站,以貿易為主。他們變通思維,花錢買通黑人國王或者部落酋長,從而侵略合法化。但隨著內陸的剛果出現大量的金礦後,西班牙和葡萄牙因此獲得大量金銀硬通貨,歐洲人不滿足進行商業貿易,為了爭奪開礦權,促成歐洲各國開始向內陸發展。主要集中在中非的剛果周圍地區,並展開激烈爭奪。
在歐洲各國入侵非洲爭奪殖民地的同時,還有一個國家一直緊盯著非洲,這個國家就是東方的超級大國——中華帝國。
一戰結束,中華帝國獲得最大的利益,透過半武力半強迫式的奪取了西班牙帝國在美洲的兩塊富庶之地——墨西哥和秘魯。由於這些新搶奪的殖民地幅員遼闊,中華帝國雖然拿到了手裡,但是短時間內無法消化它們。於是中華帝國只得暫緩武力擴張殖民地,轉而鞏固殖民地,消化現有的殖民地。
墨西哥和秘魯需要大量的人員來開發和治理,為此中華帝國這幾年來一直在大規模向墨西哥和秘魯移民,因此殖民擴張步伐放緩,以鞏固現有殖民地利益為首要任務。這就導致了之前中華帝國向非洲進行殖民擴張的步伐放緩。
但隨著歐洲戰後大洗牌,西班牙衰落,其他新崛起的列強們迫切需要擴大殖民地,他們加速了對非洲的殖民戰爭程序,導致中華帝國不得不修改戰略大綱,提前佈置殖民非洲的計劃。
神武十三年八月,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