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便是!”
鄧浩楠點頭稱善,心道:雖然認識了大老闆(顏思雨),不過還得跟頂頭上司(李平)打好關係不是?當下和顏思雨一起離開火藥場,直奔李府。
※※※
第二次進入李平的府邸,鄧浩楠的心情完全不一樣了。門口的那兩個被鄧浩楠修理了一次的傢伙,此時見鄧浩楠和顏小姐聯袂而來,當即上來笑臉相迎,點頭哈腰的賠不是!
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的話,鄧浩楠也並非斤斤計較的人。這兩個看門的傢伙,被摔屁股的叫程二,另一個熊貓眼的是李三,光看起的名字就知道了,都是窮苦老百姓家出身,鄧浩楠也懶得記他們的仇。
進入李府,此時已是張燈結綵,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的僕人們都在忙乎著李平的六十大壽。
好氣派!不愧是北茭鎮的大當家的,整個鎮子的財富怕是都集中到他家裡了,端的是一座豪宅。
放眼四望,大明朝的以“禮”為核心的宗法制度,尊崇的是“尊卑有序,內外有別”,在李府的四合院中得以充分體現。李府的四合院佈局是北房三間,屋裡有隔斷,分成一明兩暗或是兩明一暗。東西廂房各兩間,南房(也叫倒座)三間,都是臥磚到頂、起脊的瓦房。一家人住在四合院內,家長住正房(北房、上房),晚輩住廂房,在東西廂房的使用上,長子居東廂房,也就是正房的左側,次子居西廂房,以左為上。南房作客廳或書房。院子裡有磚鋪的十字甬路,通到東西南北房,屋門前都有臺階兒,大門在東南方。
此時鄧浩楠只能看到第一個四合院,因為李府家是三進院,三個正方形的四合院連在一起,組成一個長方形住宅。李府院子的二門,是個內外有別的標誌,家中的女眷都居住在其中。後世所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指的這道門。
在大明朝,府邸的長度被稱為深淺,官職的大小和權勢的輕重,都在府邸的深淺上。官越大,府邸內的四合院越多。反過來,府邸越深的人家定是權勢滔天,而大明朝四合院最深的那人就是那皇帝老兒了。
四合院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要按風水理論來進行,特別是院子的門一定要開在東南角。李府的這個四合院是以前縣令的住宅,此時卻是被李平這個商人佔據著。它的裝修、雕飾、彩繪都不賴,也處處體現著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圖案,寓意“福壽雙全”,以花瓶內安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於門管、門頭上的吉辭祥語,附在簷柱上的抱柱楹聯,都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和對幸福、平安、招財進寶的祝願和祈求。
對於鄧浩楠來說,李府的四合院就是縮小的北京城,或者說北京城是放大的四合院,也不無道理。兩者比較都是長方形,都強調軸線對稱,都是內外有別,都透過門與牆的分割體現各個區域的功能,這樣看來,皇城、宮城也可看做是四合院。皇宮裡皇帝一人說的算,對於李府的男女老幼來說,李平就是他們的天。所有大明朝的人們,都脫不開那個條條框框——三綱五常。
跟著顏思雨徑直進入二進院,此時接到下人飛報的李平急急忙忙的出來迎接,見到顏思雨和鄧浩楠聯袂而來時,先是愣了一下,想必是認為以鄧浩楠一屆白丁身份,怎會和顏小姐一起。不過,這老頭城府深的很,急忙向顏思雨拱手施禮,道:“得知顏小姐大駕光臨,李某倍感榮幸,迎接來遲,萬望顏小姐海涵!”
顏思雨抱拳回禮,道:“李伯伯不必多禮,思雨受大哥所託,特為李伯伯賀壽,祝李伯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好好好!”李平開懷大笑,臉上的皺紋堆得跟城牆似的,高興的說道:“感謝總盟主的掛懷,借顏小姐吉言!”
接著作出一副剛剛看到鄧浩楠的架勢,問道:“這位公子看的面生,不知是——”
顏思雨急忙為李平介紹鄧浩楠與他認識,並將之前鄧浩楠試炮的事情大致的跟李平說了一番。
顏思雨高興的說道:“北茭鎮當真是人傑地靈,先出了李老爺子這等豪傑,如今又有像鄧公子這般的優秀人才,大哥知道的話,定然十分高興!”
鄧浩楠聽得一頭霧水,這顏思雨明明是二十八兄弟聯盟盟主顏思齊的妹妹,勢力端的是龐大!而這李平,鄧浩楠從婉淑的口中得知,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海盜,怎會勞得如此興師動眾?莫非這李平並非表面上這般簡單?鄧浩楠頓時對他上了心!
正待鄧浩楠思索的時候,只聽李平道:“總盟主雄才霸略,有小姐輔助,再加上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