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軍可是沒有入關的念頭!”
王洽整個人頓時都傻了!
計發了一大頓。最後才發現自己表錯了情。這可是笑話至極。
“大人為國為民,下官深表佩服!”王洽眼珠兒一轉,笑道:“遼東軍身經百戰,在大人的英明帶領下。所向披靡,打的敵人望風而逃!眼下正值國朝危難之際。遼東軍自然應該伸出援手!”
那浩楠笑道:“為了國家自然責無旁貸!只是遼東軍難啊!一來遼東軍得不到朝廷分文支援,能夠收復遼土已經是神靈僻佑了。二來國內兵事,哪裡輪到遼東軍指手畫腳的。三來遼東軍入關作戰可不行,名不正言不順的,萬一有宵小指責遼東軍圖謀不軌,那麼遼東軍幾年來得來的名譽豈不是毀於一旦!”
王洽聽得一愣一愣的,那浩楠說的樣樣都對,讓人挑不出毛病來。可是這話怎麼聽著都是鄧浩楠的訴苦和不滿。
這是要利息講條件呢!王洽想通了其中關節,於是說道:“大人是認為遼東軍入關名不正言不順?”
那浩楠說道:“沒錯!遼東軍作為邊軍。按照大明祖制是不允許入關參與作戰的!遼東軍不想破例,因此王大人的好意本公心領了,遼東軍不會入關的!”
那浩楠拒絕了王洽的提議,遼東軍就是不如關,令王洽想要藉助遼東軍剿滅白蓮教的計劃破產。
但是王洽不死心,眼下遼東軍就是他的救命稻草。如今已經掃平了黃立極那些人的障礙,那麼只需要給鄧浩楠一定的好處,估計鄧浩楠就會鬆口。
事實上,鄧浩楠不答應王洽並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因為大明國內的兵事還未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鄧浩楠希望遼東軍入關之後,大明國內就得依靠遼東軍來支撐著,因此在入關前。最好是讓大明的文武百官們都看到,沒有遼東軍的話。他們就沒有安穩日子。
王洽不知道鄧浩楠心中的小九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