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緊張局勢越長,損失的都是東南亞各國公司的利益,此消彼長,賺錢的自然是大明瞭。
※※※※※※※※※※※※※※※※※※※※※※※※※※※※
北京遼王府,這些天來,鄧浩楠一直悉心向新任幕僚張溥張子安求教。
這張溥張子安,五十來歲,乃是江南大儒顧鳴風的嫡傳弟子,號稱小諸葛多年。曾經是福王的幕僚,但最後福王因為胸無大志使得張溥最後放棄了他。
鄧浩楠不介意張溥曾經侍奉福王,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張溥輔佐福王不過是也是想要將來高官厚祿。不過,對於張溥的言行舉止,鄧浩楠更相信他是為了名而那名做的。因為張溥飽讀詩書,心中學富五車,輔助福王參與皇位爭奪向來是讀書人揚名立萬的途徑。
跟張溥這幾天的交談,鄧浩楠更加確定了這個判斷。張溥不為財、不為色,就是一股子讀書人的傲氣,只為名。
抓住張溥的性格愛好,鄧浩楠才放心的將他納為己用。
關於東南亞的局勢問題,鄧浩楠有請教過他。不過可惜的是,即使像張子安這種大才,對於東南亞也是存在蔑視心理,甚至直接一口一個蠻夷,反過來勸說鄧浩楠不要把心思放在那上面。
對此,鄧浩楠只得苦笑。放眼大明國朝上下,想要找到一個研究東南亞格局的人才猶如大海撈針一般。
今日,鄧浩楠又找來張溥,商議對付楚王和福王的計策。同時,大西北還有很多事情為解決。
張溥對楚王和福王的心態關若洞火,尤其對福王的情況更是瞭如指掌。
“對付楚王,王爺只需要將武漢知府賴有光上報的奏摺公之於眾即刻,上面的二十條罪狀,足夠削掉楚王的王爵,甚至治其死罪!”
“至於福王那就更簡單了!”
張溥接著說道:“福王現在的封地比以前大了三倍,侵吞了老百姓無數土地,在洛陽,誰都知道福王家裡的財寶堆積如山,供養朝廷十年都沒有問題!”
鄧浩楠點點頭,道:“只是本王擔心一邊整楚王,同時又一邊整福王,會讓皇室成員人人自危,恐掀起波瀾!”
“這到也是!”張溥想了想,說道:“福王已經沒有了大智,就像一頭肥羊等著王爺去宰殺,因此不著急。現在唯一可慮的是楚王,還有蘭州的信王。前者不多說了,楚王有膽子,但排擠異己,帳下都是無能之輩。信王倒是有些膽識,只不過太年輕,沒錢沒人,暫時興不起風浪來。王爺只要先殺楚王給他們看,五年內不會再有其他皇室成員出來找茬!”
鄧浩楠點點頭,對於張溥提議先對付楚王,殺一儆百他是持贊成態度的。
“本王已經下明文通知了楚王,將武漢府訓練的五萬馬步軍裁撤,防止楚王利用兵權興風作浪!”
“這還不夠!”
張溥直截了當的說道:“楚王在武漢根深蒂固,五萬馬步軍裁撤後,若是楚王有心作亂,只需要一紙空文便可重新組織起來!”
“那先生的意思是——”
張溥回答道:“王爺可命令楚王將五萬馬步軍交給賴有光,然後命令賴有光將這些軍隊北調入四川行省!然後才可以對楚王動手!”
對楚王動手早就被電話呢提上日程安排了,只是將這些軍隊調入甘肅卻是不知何意?
張溥看出了鄧浩楠的疑問,解釋道:“眼下王爺雖然已經掌控國朝傳統轄地,但是西北依然是隱患。”
鄧浩楠恍然大悟,感情張溥已經想到西北局勢了。
西北局勢的確令鄧浩楠擔憂。隨著鄧浩楠將大明帝國近兩百萬軍隊進行了大裁撤,偌大的國土面積上實行休養生息倒是國泰民安。只是,少了北方蒙古和滿清的邊患並沒有完全讓大明邊疆安定。在西北和西南地區,還有不少隱患暴露出來。
挨著最近的便是西寧衛西北的韃靼土默特部,肅州衛長城末端的吐魯番部,以及在大漠內的蔥嶺葉兒羌部,這三部在大明立國的時候,曾經臣服大明。然而,當改變大明聲威的土木堡之變發生後,這三部便開始叛亂。到了明萬曆五年,大明已經失去了對他們的控制。
邊疆上,三部經常襲擾大明邊疆肅州衛噩耗西寧衛,鬧得邊疆民不聊生。鄧浩楠監國後,解決了最大的北方威脅後,西北威脅便提上日程。由於實行休養生息政策,軍戶和匠戶的世代罔替制度被打破,更多的人開始回家種田當農民。
這樣一來,老百姓對於生活有了盼頭,秋收來臨時便可以大豐收了。這是鄧浩楠最希望看到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