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部分經驗,而大型蓋倫運輸船建造了不少,經驗積累了很多。
同時,女媧級運輸母艦的建造過程也接近尾聲,巨大的運輸母艦雖然是東方風格,但造船技術大同小異,也可以透過逆向推理,對西方大型戰列艦提供指導經驗。
龍捲風級二等風帆戰列艦,包括艦首斜桅總長69米,寬14米,吃水7米,主桅高52米,標準排水量1500噸。
龍捲風級二等戰列艦,船體長寬比例沿用海獅級三等戰列艦的成熟技術設計。但龍捲風級戰列艦是作為帝國海軍建造一等戰列艦的過度試驗戰艦,因此必須突破三等戰列艦的限制,增加一層炮甲板,使其火炮數量從七十二門增加到八十六門,達到二等戰列艦的火力標準。
因此,增加了一層炮甲板,使得戰艦的排水量增加到了1500噸左右,相應的吃水增加了一米多,提供動力的風帆主桅杆也增加了一截,達到了五十二米,接近定鎮二艦的桅杆高度。
船體外形上面沒有多少改變,除了增加了一層炮甲板的高度外,水線帶向上提升了一米。
三層炮甲板相對於雙層炮甲板而言,帶來了一個重心提升的問題,這點難不倒工程師傅們,他們將船體底部壓倉改為了倒立V字形,增加了船體底部吃水深度,同時將彈藥庫下移。由於彈藥庫裝載的都是炮彈和火藥,戰艦三分一的重量都是炮彈帶來的。火藥庫下移,使得重心下移了很多,給船體帶來極高的穩定性。同時,火藥存放在下面,不容易遭到致命襲擊,更可以透過對旁邊水密艙注水解除殉爆的可能。
一舉兩得,即解決了重心問題,又解決了彈藥安全問題。
外層船體依然採取高幹舷防浪設計,梯形船尾。配神武大炮八十六門,兩百毫米二十倍口徑火炮三十門,一百五十毫米二十倍口徑火炮三十二門,一百三十毫米二十倍口徑火炮二十四門。對稱式佈局。垛樓居中,定員640人。全速風下,最大速度12節,標準速度11節,正常巡航速度8~9節,續航時間12個月。
龍捲風級二等風帆戰列艦已經於去年夏末在天津衛造船廠開始鋪設龍骨,預計在神武五年完成艦體下水,神武六年夏完成武器安裝以及舾裝。預計還要經過一年的海試,最終將於神武七年底或者神武八年初達到服役標註。
雖然有了數千學成歸來的工匠和技師,但是帝國想要真正實現自行建造一艘一等戰列艦出來,還需要走相當長的路。歐洲兩百年的經驗積累,想要一下子全部吸收進來,還是有一定困難的。而將學到的東西真正實際建造出來,更需要時間。以歐洲發達的造船技術,一艘一等戰列艦也需要三年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完成,何況剛剛學走路的中華帝國海軍工業,想要學會跑還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鄧浩楠正是深知這點,因此才會暫停對荷蘭人的武力驅逐,因為鄧浩楠還不想把荷蘭人的精力全部用來對付中華帝國,而是希望荷蘭人把精力用在對付歐洲的英、法和西班牙上面。
進入神武四年,對比此時的歐洲,英格蘭、法蘭西、荷蘭、瑞典、丹麥,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新教諸侯等國結成的反哈布斯堡王朝戰爭進入了最艱苦的時刻。
挪威王國的退出,使得聯盟少了一大助力。丹麥和瑞典的突然內訌,讓聯盟少了瑞典這個強國的軍事支援。而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第二次解散議會,使得國內再次爆發了反查理一世的叛亂,英國無暇管歐洲大陸的事情,海軍有心牽制西班牙海軍,但因為查理一世一直挪用海軍經費準備內戰,使得海軍無力去牽制西班牙海軍。而荷蘭在陸地上繼續抵抗西班牙駐荷蘭軍隊的入侵,海軍跟西班牙無敵艦隊周旋,有心無力。
一切對反哈布斯堡聯盟極大的不利,使得這個聯盟面臨瓦解的邊緣。雖然法國最後忍不住出兵了,給聯盟增加了一些自信心,但法**隊在陸地上面臨西班牙陸軍和神聖羅馬帝國陸軍的聯合夾擊,不但沒有扭轉戰局,反而被兩國的聯軍侵佔了三分之二的國土,三十萬法軍被圍在巴黎附近,苦苦的抵抗。
兩大陣營在北歐、西歐、中南歐進行混戰,但東歐也不平靜,俄羅斯帝國因為東擴受阻,轉而南擴,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行第一次俄土戰爭,雙方動員了幾十萬大軍在烏克蘭境內展開激戰,打的不亦樂乎。
全歐洲都在混戰,而東方亞洲卻趨於平靜,經過中華帝國神武大帝的治理,中華大地上已經恢復了勃勃生機,雖然天災還是不斷的給這個古老的大地製造麻煩,但朝廷的各項輔助政策和賑濟政策得以及時實施,使得這些天災無法造成***,國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