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裡,他和陪伴著他的兒子們一同被處斬,他的屍體被扔在一座清真寺的前面,示眾三天。
法赫魯丁二世死亡,他所重視併為之而努力的事業,即求得一個獨立的、更大的黎巴嫩,由另外的一位封建君主貝希爾…謝哈布二世繼承下來,但是,黎巴嫩的抵抗能力已經大不如前,法赫魯丁二世的努力白費了。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繳獲了大批的武器,經查證大多數都是來自中華帝國的武器裝備。對此,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向中華帝國抗議。不過,中華帝國禮部堅決不承認,稱這些武器裝備早已經被帝**隊淘汰,並流落到全世界。土耳其蘇丹雖然不相信中華帝國的答覆,但是因為北方跟俄羅斯帝國激戰陷入泥潭無法抽身,因此不想同中華帝國樹敵。但是,土耳其人將北非兵力回撤,屯紮在開羅,對蘇伊士運河虎視眈眈,一旦蘇伊士運河通航,土耳其人將會對中華帝國動手。
只是,當土耳其蘇丹再次關注蘇伊士運河時,突然得到了一個非常壞的訊息,那就是中華帝國已經在蘇伊士運河中段修建完成了伊斯梅里亞要塞,並屯紮了重兵保護。
中華帝國在伊斯梅里亞的廢墟上不知不覺的修建了一座堅固的要塞,並駐紮了超過兩萬軍隊,以及大批的火炮進行防禦,這無疑等於在土耳其的地盤上釘了一顆大釘子,如骾在喉,這令土耳其蘇丹大怒,狠狠斥責了一大批相關的官員,並準備提前對中華帝國開戰。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
就在土耳其蘇丹穆拉德四世準備對華開戰,奪取伊斯梅里亞要塞和運河時,土耳其宮廷發生鉅變,穆拉德四世暴斃,兒子易卜拉欣一世即位,但卻由皇太后哈提婕執政。
土耳其從此進入了相當長時間的女權時代,而哈提婕執政後,急需穩定國內政局,打擊反對派,因此土耳其帝國放棄了對華開戰的念頭,大部分土耳其軍隊轉而鎮壓國內反對派,成為哈提婕的統治工具。
不過,土耳其帝國的宮廷政變,給了周邊國家喘息的時間。中華帝國一邊加強要塞防禦體系的構築,強化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一邊透過另外一些手段繼續給土耳其帝國找麻煩。
神武六年春,中華帝國特使前往俄羅斯帝國首都莫斯科,拜訪俄羅斯沙皇米哈伊爾一世。
中華帝國的目的是聯合俄羅斯帝國,共同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行戰爭。
當然,中華帝國最大的動機是給俄羅斯帝國打氣,讓米哈伊爾一世大舉南下入侵土耳其帝國。
俄羅斯帝國要求跟中華帝國結盟,對此中華帝國神武大帝鄧浩楠立即同意了對方了要求。結盟後,中華帝國和俄羅斯帝國承諾雙方都不向西域諸國派兵,將西域諸國作為兩國的軍事緩衝區,這樣兩國沒有了領土的直接糾紛,防止破壞聯盟關係。
中華帝國的戰略目的在於海上,打通蘇伊士運河,最低限度控制蘇伊士運河,控制埃及和北非是次要目的。而俄羅斯帝國也提出了明確的戰略目標,那就是打通南面的出海口,佔據黑海、裡海,打通君士坦丁堡,進入地中海。
俄羅斯帝國的野心非常大,但中華帝國不但不反對對方的野心,反而表示帝國不會跨過鹹海進逼裡海,承認俄羅斯帝國的既得利益。
跟俄羅斯帝國的談判是漫長的,兩國首都之間間隔萬里之遙,兩國特使的信件來往要延遲一年以上。雖然從神武三年就開始了聯絡和談判,但是直到神武六年雙方才大體上達成了一致,對此中華帝國放棄了相當多的利益,目的就是要促成俄羅斯帝國發動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全面戰爭。
神武六年三月,來自莫斯科的最新訊息表明,俄羅斯帝國方面已經敲定了最後的聯盟方案,在俄羅斯的特使將協約內容送回了北京。
御書房內,鄧浩楠看了一遍合約底稿,問向錢謙益。
“內閣有什麼意見麼?”
“啟稟皇上”錢謙益回答道:“微臣連同內閣其他幾位閣臣商議了一下,認為帝國只尋求埃及一處,卻放棄了西擴,有些吃虧。反而結盟後,俄羅斯帝國可以大舉南下,佔據黑海、裡海,甚至最終出地中海,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大多數都被他們佔領了,這可是佔了大便宜”
鄧浩楠淡淡的笑了笑,回答道:“你們真的以為是俄羅斯帝國佔便宜了?”
錢謙益愣了一下,不解的問道:“皇上莫非還以為我們佔便宜了不成?這明擺著是俄羅斯帝國佔便宜啊”
錢謙益指著地圖道:“皇上請看,帝國一旦同意了將西域諸國化為軍事緩衝區,那麼帝國西擴的步伐將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