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2 / 4)

小說:海上馬車伕 作者:沸點123

有的時候他認為鄧浩楠的方式是不正確的。就拿製造硫酸來說,孫元化知道很多土方法制造硫酸,但是鄧浩楠鄙視那些土方法,執意用他的先進理論。

誠然,鄧浩楠的先進理論的確讓人震驚和佩服,但是面對帝國的化學家們,鄧浩楠的先進理論似乎對牛彈琴,沒什麼作用。

與其這樣空耗著,不如採取土方法制造硫酸。

就這樣,孫元化接下了製造硫酸的任務,並向鄧浩楠保證一定可以實現工業生產。

鄧浩楠也向看看孫元化到底多大的本事,竟然對自己的方法提出了挑戰。

於是,製取硫酸的工作交給了孫元化。

很快,孫元化便組織人手,用民間的土方法來製取硫酸。然後再透過對土方法制取硫酸的工藝進行改進,這樣就可以實現大規模工業生產了。

鄧浩楠關注著孫元化的動作,一開始嗤之以鼻,但隨著孫元化漸漸的完成了他的工作,高純度的硫酸製取竟然實現了。而且也可以大規模的工業生產,雖然比起接觸法制造硫酸來成本高了些,但不得不說還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最關鍵的是,如果鄧浩楠一直堅持他的方法研究下去的話,雖然有一天能夠實現接觸法制造硫酸,但是卻因此而延誤了硫酸投入工業生產的時間。而硫酸作為新式火藥的主要原料,可以帶來火藥**的。延誤幾年甚至十幾年時間,其結果卻是大相徑庭。

事實上,鄧浩楠正是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一直將他後世的先進理論強加給這個時代的人,殊不知這恰恰阻礙了對方也阻礙了自己的思維空間。本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用古代的方法解決是最好的,到了鄧浩楠那裡卻非得用現代方法來解決,這使得簡單的事情弄複雜了,結果南轅北轍。

孫元化的方法十分簡單,完全是土方法,但卻比較有效,可以大規模的生產硫酸。

他用的方法來自《黃帝九鼎神丹經訣》,早在公元650~683年(唐高宗時),煉丹家孤剛子在其所著《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卷九中就記載著“煉石膽取精華法”,即乾餾石膽(膽礬)而獲得硫酸。

其方法十分簡單,將五水硫酸銅加熱,得到硫酸銅晶體,然後再將硫酸銅晶體繼續高溫加熱,使其分解成氧化銅和三氧化硫,氣體匯入水中便得到了硫酸。

這一發現比西方早五六百年,同時孤剛子不僅用這種硫酸分解過金礦,而且還發現了硫酸參與的許多驚奇的變化,如他知道稀硫酸對銅不能腐蝕的性質。

八世紀阿拉伯鍊金家賈比爾發現,將硝石和綠礬一起蒸餾,所得氣體溶於水得硫酸。後來人們還發現某些礦泉中有濃厚的硫磺味道,可治療面板病,這是因為河水長期接觸硫鐵礦(Fe2)等,被緩慢氧化成微量H24,使河水味道發酸。

孫元化的方法雖然老土,但是卻給鄧浩楠提了醒兒,那就是不能一味的強行讓古代人理解現代工藝,那樣可能適得其反。

孫元化的工業大規模製造方法只需要得到膽礬礦藏即可,雖然民間對於膽礬並不太瞭解,但帝國境內的膽礬礦還是不少的。

孫元化的方法可以實現工業生產,不過產量受限於膽礬礦的開採。

於是鄧浩楠嘉獎了孫元化,命工部派人尋找膽礬礦藏,然後再附加建立硫酸製取工廠。

透過孫元化的啟示,鄧浩楠不在小看古代人的智慧,於是開始構想一些簡單的製取硫酸的辦法。

隨後,鄧浩楠發明用硫磺燃燒,然後透過鉛室法來制硫酸。

這個不難,帝國對於鉛板的製造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同時,帝國老百姓生產的陶瓷也有相當強的耐酸性,也可以用它來替代鉛室。

於是有了膽礬煅燒法和硫磺鉛室萃取法兩種可以大規模工業生產的方法後,帝國的火藥工業終於迎來的巨大的**,那就是製造新式火藥最關鍵的原材料——硫酸得以工業生產。

硫酸是製造硝化火藥的催化劑,因此鄧浩楠想要製造出來先進的火藥,就離不開硫酸的大規模生產。

此時,在鄧浩楠的另外一個實驗室內,已經開始對黑火藥進行新增適當的硫酸鹽等,以提高黑火藥的威力。

有了硫酸的工業製造之後,鄧浩楠很快便得到了硝酸,以及其衍生硝酸鹽。當然,如果能夠找到硫酸鹽和硝酸鹽的話,那麼一切更加簡單。只可惜,這個時代即使有人發現了硫酸鹽和硝酸鹽礦,也不知道他找到的寶貝。

因此,鄧浩楠不能指望那些,只能靠工業生產。

雖然工業生產硝酸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