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1 / 4)

小說:錦衣殺明 作者:熱帶雨淋

前,說宿嵬口只是通往青羊宮,這是沒有考慮到外面的阿拉善大沙漠的說法。如果和阿拉善沙漠聯絡在一起,宿嵬口這條狹窄的通道,就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講了。

在明朝萬曆末年,阿拉善大沙漠還沒有那麼廣闊,還沒有直接和賀蘭山連線在一起。更多的時候,它應該叫做阿拉善高原。從賀蘭山出去以後,並不是沙漠,而是荒蕪的高原。在高原的邊緣,才是戈壁灘。戈壁灘的邊緣,才是真正的大沙漠。這就給了很多商隊,從賀蘭山西側冒險行走的機會。

賀蘭山的東側,就是寧夏平原。賀蘭山的西側,則是阿拉善高原。從阿拉善高原進入寧夏平原,主要有兩條路,一條是赤木口。在賀蘭山的中部。一條就是宿嵬口。黃峽口其實也是同道,只是地形更加的危險,達子一般不會走。萬曆二十一年,達子大舉南下,有部分的達子,就是透過宿嵬口進入寧夏平原的。

事實上,宿嵬口附近出名的,不是怪異的地形,而是巖壁上的圖畫,簡稱巖畫。巖畫當然不是畫上去的,而是使用工具雕刻上去的。按照推理,應該是有大量的工匠,在石壁土忙碌,雕刻上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圖案。由於石頭的質地非常堅硬,在經歷了風吹雨打,日曬雨淋以後,依然儲存了大部分。

徐興夏慢悠悠的騎著戰馬,在峽谷裡面遊蕩,就是想近距離的觀摩這些巖畫,從中發現一些他感興趣的東西。後世的時候,他在網上觀察過不少巖畫,對很多巖畫產生了濃烈的興趣,還一度深入研究過,這次算是真真正正的實地考查了。

根據後世的一般結論,普遍認為賀蘭山岩畫是中國遊牧民族的藝術畫廊,擁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的確,賀蘭山在古代一直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遊獵、生息繁衍的地方。最後存在的遊牧民族,應該是党項族,他們建立的西夏王朝,已經湮滅了三百多年了。

各個遊牧民族的人們,把生產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岩石上,來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再現了他們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清趣。這對於研究遊牧民族的歷史,有深刻的意義。徐興夏感興趣的,正是有關西夏王朝的歷史。

,求月票!這章是四千字,求四張月票好嗎?要是大家覺得,這一章價值四張月票,就請慷慨的投給我吧!謝謝!,

【第170章】目標出現!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

在南北長200多公里的賀蘭山腹地,就有20多處遺存巖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宿嵬口巖畫。由於活躍在這一地區的遊牧民鶛族不斷更替,時間延續,巖畫的內容也是不同的。羌戎、月氏、匈奴、鮮卑、鐵勒、突厥、党項等民鶛族的傑作,時間大致從春秋戰國到西夏時期,這導致在不同的地點有著不同的內容。

具體的來說,石嘴山一帶以森林草原動物為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點賀蘭山一帶多以形形色鶛色的類人首為題材:青銅峽、中衛、中寧一帶的巖畫則以放牧及草原動物北山羊為主。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賀蘭山白芨溝等地,還發現了成片彩繪巖畫,內容以乘騎征戰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馬等動物形象為主。根據推斷,應該是在西夏王朝的時候留下的。彩繪巖畫的發現,為賀蘭山岩畫增添了新的內容和形式。

徐興夏最想要研究的,其實是有關西夏王國的巖畫。後世的時候,他對西夏王國頗有研究的興趣。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王朝。由於歷史資料的缺乏,他對西夏王國的研究,並不深入。在他的心目中,西夏王朝還是挺神秘的,始終對他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如果有可能解開西夏王朝的一些謎團,例是不虛此行了。

他策馬在狹長的峽谷內,慢悠悠的走來走去。峽谷的兩邊,都是密密麻麻的巖畫。

巖畫有大有小,最大的估計有後世的電影螢幕大小,最小的則只有巴掌大小。上面的圖案也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有些圖案已經被過往的行人刻意破壞掉。想要從裡面找出一些什麼線索來,暫時是不可能的。

慢慢的,徐興夏來到了一個三岔口的位置。三岔口的左手邊,是通往外面的阿拉善高原。三岔口的右手邊,則是通往青羊嶺,通往蘇筱筱所在的青羊宮的位置。從地上的痕跡來判斷,右手邊的馬蹄印明顯比較多,還有尚未完全乾透的馬糞,說明蘇筱筱之前的確是經過了這裡。至於左手邊的通道,幾乎看不到任何的馬蹄印。估計,在最近的三個月,應該是沒有人從這邊走動。

說是三岔口,其實位置也是非常的狹窄。賀蘭山裡面的這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