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衛所軍軍營也被騰出來。寧夏鎮的衛所軍體制,在白衣軍攻克寧夏鎮以後,也全部解散了。寧夏都司解散了!總兵官衙門解散了,巡撫衙門解散了,知府衙門解散了,兵備道衙門也解散了。所有的軍戶,都變成了民戶。從此以後,在寧夏鎮的轄區內,只有民戶而沒有軍戶了。所有人的律地位,都是平等的,再也沒有世襲、脫籍、入籍之類的說。相互通婚也不存在任何限制。
被解散的衛所軍,怎麼安排呢?當然是去種地了。本來大明朝的衛所軍,發展到今時今日,除了種地,別的都不會了。事實上,大部分的衛所軍,也願意繼續種地,不願意上前線打仗。特別是上了年純的那些衛所軍,更是不願意折騰了。相對採說,倒是周邊各個城堡,甚至是延綏鎮的軍戶,參軍的很強烈。
寧夏城的委員會,根據寧夏城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自己的土地分配計劃。由於寧夏城周圍的人口比較多,耕地的數量相對較少,每個人丁分到的田地,只有三畝多一點。和平虜城相比,差太遠了。於是,有部分的百姓,就遷徙到黑山營的周圍,以獲得更多的土地。又有人遷徙到鎮朔堡等地,同樣可丹分到更多的土地。慢慢的,寧夏城的人口,比原來倒是減少了三成以上。
人口的減少,絕對是好事。寧復城自身的負擔減輕了,發展的速度就更快了。徐興夏的意思,是將寧夏城發展成為商業城市,西北地區的商業貿易中心。至於工礦業,則安排在寧夏城的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