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1 / 4)

佈置謀劃,安排攻擊隊形,但等他忙活完了,卻驚奇地發現,沒有人執行他的命令——他們都跑光了。 威風凜凜的明軍果然不同凡響,遇到人數遠少於自己的倭寇,竟然一觸即潰,別說攻擊,連逃命都顧不上。 前鋒潰敗,中軍也動搖了,連戚繼光的副將也拉著他的衣袖,讓他趕緊逃跑,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然而驚愕的戚繼光很快恢復了平靜,他掙脫副將的拉扯,取出了他隨身攜帶的弓箭,從容地命令部下: “此處哪裡有高地,帶我去。 ” 站在高地上的戚繼光審視著眼前滑稽的一幕,人數眾多的明軍四散奔逃,幾百個倭寇在後面窮追不捨,肆無忌憚,看來敗局已定了。 然而他決定挽救危局——憑藉他一個人的力量。 戚繼光拈弓搭箭,拉滿了弓弦,瞄準帶頭衝鋒的倭寇頭領,射出了致命的一箭,十年前的苦練終於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933' 戚繼光的箭法實在不是吹的,倭寇頭目應聲倒地,但這並不是結束,他把手伸進了箭筒裡,抽出了第二支箭。 隨著一道凌厲的風聲,第二個頭目倒地而亡,就在倭寇們被這位狙擊手搞得人心惶惶之

時,又一道風聲伴隨著慘叫傳到了他們的耳朵裡——第三個人被射死了。 這種狙擊戰法徹底打垮了倭寇們的心理防線,他們放棄了追趕,停了下來。

要說前面的明軍也確實是耳聰目明,看見人家不追了,頓時鼓起勇氣振作精神,在奔跑之中,完成了難度很大的一百八十度大回轉動作,開始追擊倭寇。

戚繼光這才鬆了口氣,他馬上找來部下,命令他們全力追擊。

可是讓他更加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士兵們追出一段之後,卻開始陸續自動返回,戚繼光納悶到了極點,便順手攔住一個士兵,問他為什麼不追了。這位軍爺毫不見外,落落大方地告訴他:這都是老傳統,把他們趕遠一點就行了,反正他們還要來的,犯不著去拼命。

戚繼光呆住了,他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半晌回不過神來,原來如此!

龍山之戰就這樣結束了,雖說很不體面,很丟臉,但戚繼光並非毫無收穫,從此戰中,他認識到了重要的一點:單靠手下這幫兵油子,即使把常遇春從墳裡挖出來,也是打不了勝仗的。

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然而這一次,戚繼光實在開了眼界,他遇見了傳說中的“熊”兵集團,不是一個,也不是兩個,而是一個“光榮”的集體。

如果說是偶然為之也就罷了,偏偏這幫熊兵竟然是職業的,且從不雄起,在不久之後的雁門嶺之戰中,他們十分仗義地不顧戚繼光的死活,再次帶頭逃跑。戚繼光同志瞬間成了光桿司令,幸好當年練過跑步,拼死拼活才逃了回來。

這樣下去,不被累死,也會被連累死。戚繼光決定上書,要求重新練兵。

'934' 文書送了上去,胡宗憲看過之後,冷笑一聲,給了他一個十分經典的回答:(鄭重宣告,

以下發言為胡宗憲同志原話,絕不代表本人立場) “浙江人要是能訓練出來,我早就去練了,還用等你來?! ” 手下這幫人的戰鬥力,胡宗憲比戚繼光更為清楚,對這幫兵油子,他已經傷透了心。 但戚繼光思考片刻,說出了一句話,正是這句話讓胡宗憲改變了主意: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豈無材勇! ” 胡宗憲被他的誠意所打動,便給了他三千士兵,讓他去訓練。 在明代的優秀將領中,論作戰勇猛,運籌帷幄,戚繼光的整體素質應該能排在前五名,

而他之所以能夠在軍事史上佔據極為重要的作用,卻是因為他有著一項無人可及的專長——訓練。

三千名新兵蛋子開揣著混飯吃的夢想來到了軍營,但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在前方等待著他們的,將是地獄般的生活。

根據《紀效新書》記載,但凡新兵入伍,戚繼光總要訓一段話,鼓勵大家學武,此段話實為奇文,可供各單位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參考,故摘錄如下:

“諸位都聽了,練武不是你答應官家的公事,是你來當兵,殺賊救命的勾當,你武藝高,殺了賊,賊殺不了你,你武藝不如他,他便殺了你。若不學武藝,是不要性命的呆子!”

當然,作為一名新兵,這些話你大可當是耳旁風,但戚指導員壓根也沒指望你能自覺執行,他已經預備了許多驚喜,以保證你充實地度過這段難忘的軍營生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