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任,遺憾的是,這位仁兄再也沒能回去,因為一個愚蠢的錯誤。

嘉靖三十六年(1557)十一月,在打了幾年交道之後,胡宗憲和汪直這兩位老對手終於見面並坐在了一起,正如胡宗憲所承諾的那樣,他對待汪直十分客氣,且從不限制他的自由,這倒不是因為胡大人堅持泱泱大國,誠信為本,只不過是面對強者時的必然準則。

歷史告訴我們,所謂道德與公理,只有在實力相等的情況下才能拿出來討論,所以徐海死了,而汪直還活著。 對於這一點,汪直本人有著十分清醒地認識,所以他放心大膽地參觀旅遊,等待著朝廷開出的價碼。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 到目前為止,參與這場智力遊戲的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徐海、汪直、徐渭、胡宗憲,個個都不是等閒之輩。他們懂得規則,也願賭服輸。可惜這個世界上總是不缺蠢人的。 吃飽喝足玩夠之後,汪直覺得悶了,這時胡宗憲對他說,你去杭州轉轉吧。 這是一個讓他後悔了一輩子的建議。

'922' 汪直高高興興地去了杭州,胡宗憲與徐渭商議多年,費盡心機的除倭大計將就此被徹底

葬送,而這一切,只是因為一個白痴的橫空出世。 這個白痴的名字,叫做王本固。

王本固先生的職位是浙江巡按御史,幾年之前,這原本是胡宗憲的工作,但要和他的前任比起來,這位繼任者的智慧水平足可以牢牢地定格在低能的標準線上。

我們之前說過,巡按御史只是七品,但是權力很大,可以負責監督巡撫和總督,並有權上奏,而這位王本固先生人如其名,本就是個固執的人,不見抗倭有何成就,但見口水飛濺橫流。

胡宗憲對這個人十分頭疼,但又不好得罪他,一直以來都是消極應對,這次汪直去杭州,胡宗憲怕這個二百五惹事,提前打了招呼,讓他妥善接待,安排住處

當汪直到達杭州的時候,王本固履行了他的諾言,為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準備了一個居所——牢房。

王本固先生的邏輯很簡單,汪直是倭寇,那就應該抓起來,況且這麼多年,自己什麼貢獻都沒做,現在這麼一條大魚送上門來,不拿去邀功還要等什麼?

胡宗憲氣壞了,他立刻派人找到王本固,要他放人,然而王御史打仗抗倭都是白痴水平,告狀卻是專家,他當即向朝廷上書,說自己做得沒錯,與此同時,他還極其無恥地進行了猜測——胡宗憲如此袒護汪直,是否違犯紀律,受了賄賂?

胡宗憲反覆上書,希望朝廷考慮實際情況,不要殺掉汪直,讓他為朝廷效力,約束倭寇(系番夷心)。然而朝廷中的無數“正義凜然”之士立即慷慨陳詞,說胡宗憲竟敢公開放縱罪犯,其中必有內情等等,一時之間,大有把胡宗憲關入監獄之勢。

為了不致跟汪直作鄰居,胡宗憲向現實妥協了,他上書修正了自己意見,並表明弁度:同意處死汪直。

數年辛苦籌劃,就此全部毀於一旦。

在接到訊息之後,毛海峰當即處死了夏正,並且殘忍地肢解了他,這也是他發洩憤怒的唯一方法。

一年之後,汪直被押赴刑場處決,與他一同被殺的,還有他的兒子。就如同那封讓胡宗憲瞠目結舌的信件一樣,汪直在這昀後一刻,面對他的兒子,再次做出了一個判斷——他一生中昀為大膽的判斷。

'923'

“殺我一人無礙,只是苦了兩浙百姓(浙東和浙西),我死之後,此地必大亂十年! ”

事實證明,這是一句十分靠譜的話。

黑暗的降臨

在汪直被抓之後,胡宗憲的情緒落到了昀低點,自抗倭以來,他從未如此不知所措,多年的經驗告訴他,汪直的死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無數的倭寇將登上海岸,任意妄為,燒殺搶掠,再也沒有人能夠束縛他們。而憑藉目前的軍力,根本無法阻攔他們的暴行。

昀黑暗的時刻就要來到了。 無計可施,胡宗憲急忙去找徐渭,可徐師爺卻比他更激動,剛見面就操一口紹興話大罵

道: “王本固這個死捏子,該殺!該殺! ” 這裡稍微普及一下紹興話,所謂捏子,大致相當於普通話中的白痴,呆子。 於是胡總督不急了,他靜靜地看著徐渭,等待著他,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這位仁兄唾

沫橫飛之後,總是會有主意的。 可這一次似乎例外了,徐渭罵完後,竟然陷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