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1 / 4)

桑�鼓苷Φ兀俊 ∪歡�鋈艘飭系氖慮櫸⑸�恕<柑煲院螅�蚶�麓鍃說詼�磊土睿��疃〈寺懶羧危��

免除應天主考高啟愚(負責出考題)的職務。 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政治訊號。 其實申時行並不知道,對於張居正,萬曆的感覺不是恨,而是痛恨。這位曾經的張老師,

不但是一個可惡的奪權者,還是籠罩在他心頭上的恐怖陰影。 支援張居正的,他就反對,反對張居正的,他就支援!無論何人、何時、何種動機。 這才是萬曆的真正心聲,上次趕走丁此呂,不過是給申老師一個面子,現在面子都給過

了,該怎麼來,咱還怎麼來。 申時行明白,大禍就要臨頭了:今天解決出考題的,明天收拾監考的,殺雞儆猴的把戲

並不新鮮。 '1286' 情況十分緊急,但在這關鍵時刻,申時行卻表現出了讓人不解的弁度,他並不發文反駁,

對於三位御史的攻擊,保持了耐人尋味的沉默。 幾天之後,他終於上疏,卻並非辨論文書,而是辭職信。

就在同一天,內閣大學士許國、吏部尚書楊巍同時提出辭呈,希望回家種田。

這招以退為進十分厲害,刑部尚書潘季馴、戶部尚書王璘、左都御史趙錦等十餘位部級領導紛紛上疏,挽留申時行。萬曆同志也手忙腳亂,雖然他很想支援三位罵人干將,把張居正整頓到底,但為維護安定團結,拉人幹活,只得再次發出諭令,挽留申時行等人,不接受辭職。

這道諭令有兩個意思,首先是安慰申時行,說這事我也不談了,你也別走了,老實幹活吧。

此外,是告訴江、羊、李三人,這事你們幹得不錯,深得我心(否則早就打屁股了),但到此為止,以後再說。

事情就此告一段落,然而之後的發展告訴了我們,這一切,只不過是熱身運動。

問題的根源,在於“鐵三角”。科場舞弊事件完結後,這三位拍對了馬屁的仁兄都升了官:江東之升任光祿寺少卿,李植任太僕寺少卿,羊可立為尚寶司少卿。

太僕寺少卿是管養馬的,算是助理弼馬溫,正四品。光祿寺少卿管吃飯宴請,是個肥差,正五品。尚寶司少卿管公章檔案,是機要部門,從五品。

換句話說,這三個官各有各的好處,卻並不大,可見萬曆同志心裡有譜:給你們安排好工作,小事來幫忙,大事別摻和。

這三位兄弟悟性不高,沒明白其中的含義,給點顏色就準備開染坊。雖然職務不高,權力不大,卻都很有追求,可謂是手攥兩塊錢,心開五百萬,歡欣鼓舞之餘,準備接著幹。

而這一次,他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打算捏軟柿子,將矛頭對準了另一個目標——潘季馴。

可憐潘季馴同志,其實他並不是申時行的人。說到底,不過是個搞水利的技術員,高拱在時,他幹,張居正在時,他也幹,是個標準的老好人,無非是看不過去,說了幾句公道話,就成了打擊物件。

話雖如此,但此人一向人緣不錯,又屬於特殊科技人才,還幹著司法部部長(刑部尚書),不是那麼容易搞定的。

可是李植只用了一封奏疏,就徹底終結了他。

'1287'

這封奏疏徹底證明了李先生的厚黑水平,非但絕口不提申時行,連潘技術員本人都不罵。只說了兩件事——張居正當政時,潘季馴和他關係親密,經常走動,張居正死後抄家,他曾幾次上書說情。

這就夠了。 申時行的親信,不要緊;個人問題,不要緊;張居正的同夥,就要命了。 沒過多久,兢兢業業的潘師傅就被革去所有職務,從部長一踩到底,回家當了老百姓。 這件事幹得實在太過齷齪,許多言官也看不下去了。御史董子行和李棟分別上書,為潘

季馴求情,卻被萬曆駁回,還罰了一年工資。 有皇帝撐腰,“鐵三角”越發肆無忌憚,把戰火直接燒到了內閣的身上,而且下手也特別狠,明的暗的都來。先是寫匿名信,說大學士許國安排人手,準備修理李植、江東之。之後又明目張膽地彈劾申時行的親信,不斷髮起挑釁。 部長垮臺,首輔被整,鬧到這個份上,已經是人人自危,鬼才知道下個倒黴的是誰。連

江東之當年的好友,刑科給事中劉尚志也憋不住了,站出來大吼一聲: “你們要把當年和張居正共事過的人全都趕走,才肯幹休嗎(盡行罷斥而後已乎)?!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