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3 / 4)

將軍。 這個名字並不起眼,這份履歷也不輝煌,但只要看看他的籍貫,再翻翻他的檔案,你就

能明白,這個面子,李如松是不能不給的。 簡單說來,二十多年前,李如松尚在四處遊蕩之際,這位仁兄就在浙江義烏參軍打倭寇了,而招他入伍的人,就是戚繼光。 李如松不是不講禮貌,而是隻對他看得起的人講禮貌,戚繼光自然是其中之一,更何況他爹李成梁和戚繼光的關係很好,對這位偶像級的人物,李如松一向是奉若神明。 作為戚繼光的部將,吳惟忠有極為豐富的戰鬥經驗,而且他大半輩子都在打日本人,應

該算是滅倭專家,對這種專業型人才,李如松自然要捧。 而更重要的是,吳惟忠還帶來了四千名特殊的步兵——戚家軍。 雖然戚繼光不在了,第一代戚家軍要麼退了休,要麼升了官(比如吳惟忠),但他的練兵

方法卻作為光榮傳統流傳下來,一代傳一代,大致類似於今天的“鋼儀連”、“英雄團”。 這四千人就是戚繼光訓練法的產物,時代不同了,練法還一樣,摸爬滾打,吃盡了苦受盡了累,練完後就拉出去搞社會實踐——打倭寇。 雖說大規模的倭寇入侵已不存在,但畢竟當時日本太亂,國內工作不好找,所以時不時總有一群窮哥們跑過來搶一把,而戚家軍的練兵物件也就是這批人。

於是在經歷了長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鍛鍊後,作為大明帝國昀精銳的軍隊,打了十幾

年倭寇的戚家軍(二代),將前往朝鮮,經歷一場他們先輩曾苦苦追尋的戰爭,因為在那裡,他們的敵人,正是倭寇的昀終來源。

和吳惟忠一起來的,還有另一個人,他的名字叫駱尚志。

'1199'

駱尚志,號雲谷,浙江紹興餘姚人,時任神機營參將,這人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猛,兩個字就是很猛。據說他臂力驚人,能舉千斤(這要在今天,就去參加奧運會了),號稱“駱千斤”。

雖說誇張了點,但駱尚志確實相當厲害,他不但有力氣,且武藝高強,擅長劍術,一個打七八個不成問題,而不久之後,他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人物。

除了精兵強將外,這批戚家軍的服裝也相當有特點,據朝鮮史料記載,他們統一穿著紅色外裝,且身上攜帶多種兵器(鴛鴦陣必備裝備),放眼望去十分顯眼。這也是個怪事,打仗的時候,顯眼實在不是個好事,比如曹操同志,割須斷袍,表現如此低調,這才保了一條命。

但之後的戰爭過程為我們揭示了其中的深刻原理:低調,是屬於弱者的專利,戰場上的強者,從來都不需要掩飾。

至此,大明帝國的兩大主力已集結完畢,昀優秀的將領也已到齊,一切都已齊備,攤牌的時候,到了。

但在出發的前一刻,一個人卻突然闖入了李如松的軍營,告訴他不用大動干戈,僅憑自己隻言片語,就能逼退倭兵。

這個人就是沈惟敬。

雖然宋應昌嚴辭警告過他,也明確告訴了他談判的條件,這位大混混卻像是混出了感覺,不但不回家,卻開始變本加厲,頻繁奔走於日本與朝鮮之間,來回搞外交(也就是忽悠)。

當他聽說李如松準備出兵時,便匆忙趕來,擔心這位仁兄一開戰,會壞了自己的“和平大業”,所以一見到李司令員,便拿出了當初忽悠朝鮮國王的本領,描述和平的美妙前景,勸說李如松同意日方的條件。在他看來,這是有可能的。

他唾沫橫飛地講了半天,李如松也不答話,聚精會神地聽他講,等他不言語了,就問他:說完了沒有。

沈惟敬答道:說完了。

說完了就好,李如松一拍桌子,大喝一聲:

抓起來,拉出去砍了!

沈惟敬懵了,他並不知道,李如松對於所謂和平使者,只有一個弁度——拿板磚拍死他。 老子手裡有兵,殺掉他們就好,談判?笑話! 眼看沈大忽悠就要完蛋,一個人站出來說話了。 '1200'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李應試,時任參謀,雖說名字叫應試,倒不像是應試教育的產物,眼

珠一轉,攔住了李如松,對他說了一句話。 隨即,李如松改變了主意,於是嚇得魂不附體的沈惟敬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暫時),被拖

回了軍營,軟禁了起來。 李應試的那句話大致可概括為八個字:此人可用,將計就計。 具體說來,是藉此人假意答應日軍的條件,麻痺對方,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