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位佟國維有兩個女兒,嫁給了同一個男人——康熙。
其中一個雖沒生兒子,卻很受寵信,後來宮中有個出身低微的女人生了康熙的孩子,便被交給她撫養,直至長大成人,所以這個孩子認其為母,他名叫愛新覺羅·胤禛,俗稱雍正皇帝。
再說佟國維還有個兒子,和雍正相交很深,關係一直很好,後來還為其繼位立下汗馬功勞,他的名字叫做隆科多。因為隆科多是雍正的養母的同胞兄弟,所以雍正見到隆科多時,總要叫他“舅舅”。
佟養正的後世子孫大致如此,還有若干皇后、貴妃、重臣,由於人數太多,不再一一陳訴。
順便說一句,他的弟弟佟養性也還值得一提,這位仁兄投降後金之後,領兵與明軍搞對抗。結果被一個無名小卒帶兵幹掉,這個無名小卒因此飛黃騰達,當上了總兵,成為邊塞名將,他的名字叫毛文龍。
後來這位毛文龍由於升了官,開始飛揚跋扈,不把上級放在眼裡,結果被領導幹掉了,這位領導叫袁崇煥。 再後來,袁崇煥又被皇帝殺掉了,罪名之一,就是殺掉了毛文龍。 想一想這筆爛帳,真不知該從何說起。 按常理,預備隊宣佈之後,就應該散會了,李如松也不說話了,大家陸陸續續離開軍營,回去安排明日戰備。 祖承訓也是這樣想的,然而就在他即將踏出大營的那一刻,卻聽見了李如松的聲音: “祖承訓,你等一等,還有一件事情,要你去辦。 ” 平壤血戰
萬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八,明軍整隊出營。 李如松一如既往地站在隊伍前列,審視著眼前這座堅固的城池,他知道,一場偉大的戰
役即將開始。 '1210' 李如松,天賦異稟,驍果敢戰,深通兵機,萬曆二十六年(1598)四月,土蠻寇犯遼東。
率輕騎遠出搗巢,身先士卒,中伏,力戰死。 此時距離他的死亡,還有五年。 李如松的人生並不漫長,但上天是厚待他的,因為他那無比耀眼的才華與天賦,都將在
這光輝的一刻綻放。 拂曉,明軍開始進攻。 此時,小西行長正在西城督戰,如他所料,明軍的主攻方向正是這裡。面對城下的大批
明軍,他卻並不慌亂。 之所以會如此自信,除了早有準備外,還因為他得到了一個十分可靠的情報。 在開戰之前,日本曾試圖調查明軍的火器裝備情況,但由於資訊不暢,無法得到第一手
資料,之後七彎八繞,才得知明軍也有許多火槍,但殺傷力比日本國內的要小,先進更是談不上。 而日本國內使用的火槍,雖然都是單發,且裝填子彈需要相當時間,射程為一百五十步至二百步,但用來對付武器落後的明軍,實在是太容易了。 此外,在兩天前的那次進攻中,明軍確實沒有大規模使用火器,這也驗證了小西行長的想法。 所以,小西行長認定,在擁有大量火槍部隊守衛,且牆高溝深的平壤城面前,只會使用弓箭和低檔火器的原始明軍,只能望城興嘆。 據《明會典》及《武備志》記載,自隆慶年間始,明軍使用之火器,摘錄其一如下: 火器名:五雷神機,隆慶初年裝用,有槍管五個,各長一尺五寸,重五斤,槍口各有準星,柄上裝總照門和銅管,槍管可旋轉,轉瞬之間,可輪流發射。 如此看來,這玩意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左輪手槍,還是連發的。 上面的只是小兒科,根據史料記載,明軍裝備的火槍種類有二十餘種,且多為多管火器,打起來嘩嘩的,別說裝彈,連瞄準都不用。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火藥發明之後,西方人用來裝子彈,中國人用來放鞭炮。 我可以說,至少在明朝,這句話是很不靠譜的。 以小西行長的知識水平,竟能如此自信,也實在是難能可貴。 然而滑稽的是,從某個角度來說,小西行長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根據史料記載,雖然
當時明朝的火槍相當先進,援朝明軍卻並未大規模使用。 當然,這是有原因的。 很快,小西行長就將徹底瞭解這個原因。 '1211' 辰時,號炮聲響,進攻正式開始。 西城先攻。 站在西城的小西行長嚴陣以待,等待著明軍的突擊,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炮聲響過很
久,明軍卻既不跑,也不架雲梯,反而以兩人為一組,在原地架設一種兩米多長,看似十分奇怪的裝置。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