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1 / 4)

佔領遵化後,後金軍按照慣例,搞了次屠城,火光沖天,鬼哭狼嚎,再講一下,不知是為了留個紀念,還是覺得風水好,清軍入關後,把遵化當成了清朝皇帝的墳地,包括所謂“千古一帝”的康熙、乾隆以及“名垂青史”的慈禧太后,都埋在這裡。

幾具有名的屍體躺在無數具無名的屍體上,所謂之霸業,如此而已。 昀後說幾句,到了民國時期,土匪出身的孫殿英又跑到遵化,挖了清朝的祖墳,據說把乾隆、慈禧等一干偉大人物的屍體亂踩一通,著實是死不瞑目。當然,由於此事幹得不地道,除個別人(馮玉祥)說他是革命行為外,大家都罵,又當然,罵歸罵,從墳裡掏出來的寶貝,

什麼乾隆的寶劍,慈禧的玉枕頭(據說是宋美齡拿了),還是收歸收。 幾百年折騰來,折騰去,也就那麼回事。 但遵化怎麼樣,對當時的袁崇煥而言,已經不重要了。 十一月五日,得知訊息的袁督師明白,必須出馬了。隨即親率大軍,前去迎戰皇太極。 十一月十日,當他到達京城近郊,剛鬆口氣的時候,卻得知了一個意外的訊息。

原任兵部尚書王洽被捕了,而接替的他的人,是孫承宗。 王洽剛上任不久就下臺,實在是運氣太差,突然遇上這麼一出,打也打不過,守也守不住,只好撤職,一般說來,老闆開除員工,也就罷了,但崇禎老闆比較牛,撤職之後又把他

給砍了。 關鍵時刻,崇禎決定,請孫承宗出馬,任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 在這場史稱“己巳之變”的戰爭中,這是崇禎做出的昀英明,也是唯一英明的決定。 此時的袁崇煥已經到達遵化附近的薊州,等待著皇太極的到來,因為根據後金軍之前的

動向看,這裡將是他的下一個目標。 這是個錯誤的判斷。 '1607' 皇太極繞開薊州,繼續朝京城挺進。 情況萬分緊急,因為從種種跡象看,他的昀終目的就是京城。 但袁崇煥不這麼看,他始終認為,皇太極就是個搶劫的,兜圈子也好,繞路也罷,搶一

把就走,京城並無危險。 其實孫承宗也這樣認為,但畢竟是十萬人的搶劫團伙,所以他立即下令,袁崇煥應立即

率部,趕到京郊昌平、三河一帶佈防,阻擊皇太極。 到此為止,事情都很正常。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都很不正常。 袁崇煥知道了孫承宗的部署,卻並未執行,當年的學生,今天的袁督師,已無需服從老

師的意見。 他召集軍隊,開始了一種極為詭異的行動方式。 十一月十一日,袁崇煥率軍對皇太極發動追擊。 說錯了,是隻追不擊。 皇太極繞過薊州,開始北京近郊旅遊,三河、香河、順義一路過去,所到之處都搶劫留

念。袁崇煥一直跟著他,搶到哪裡就跟到哪裡。

就這樣,袁崇煥幾萬人,皇太極十萬人,共十多萬人在北京周圍轉悠,從十一日到十五日,五天一仗沒打。 袁崇煥在這五天裡的表現,是有爭議的,爭議了幾百年,到今天都沒消停。 爭議的核心只有一個:他到底想幹什麼? 大敵當前,既不全力進攻,也不部署防守,為什麼? 當時人民群眾的看法比較一致:袁崇煥是叛徒。 不攻也不守,跟著人家兜圈子,不是叛徒是什麼? 更重要的是,皇太極在這五天裡沒閒著,四處搶劫,搶了又沒人做主,郊區居民異常憤怒,都罵袁崇煥。 朝廷的許多高階官員也很憤怒,也罵袁崇煥,因為他們也被搶了(北京城土地緊張,園林別墅都在郊區) 民不聊生,官也不聊生,叛徒的名頭算是背定了。 所以每當翻閱這段史料時,我總會尋找一樣東西——動機。 叛徒是不對的,要叛變不用等到今天,他手下的關寧軍是戰鬥力昀強的部隊,將領全都是他的人,只要學習吳三桂同志,把關一交,事情就算結了。 失誤也不對,憑他的智商和水平,跟著敵人兜圈之類的蠢事,也還幹不出來。 所以我很費解,費解他的舉動為何如此奇怪,直到我想起了在這三年前他對熊廷弼說過的四個字,才終於恍然大悟。 “主守,後戰。 ” '1608' 致命漏洞 袁崇煥很清楚,以戰鬥力而言,如果與後金軍野戰,就算是昀精銳的關寧鐵騎,也只能略佔上風,要想徹底擊敗皇太極,必須用老方法:憑堅城,用大炮。 而這裡,唯一的堅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