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的生活。現在,她已經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不僅收入豐厚,而且生活非常幸福。

老話說得好:"只有自己才能認清自己。"我們在別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往往是我們自身的投影。如果我們能夠承認和接納自己的這些特質,就可以用更自然、更輕鬆的眼光看待別人。有人說,空氣對鳥兒來說是一個謎,水對魚兒來說是一個謎,人對自己來說是一個謎。我們很難直接認清真實的自我,只能把周圍的世界當成鏡子,從鏡子裡看清自己的形象。

'29'第29節:人人皆有金佛

1。 花一個星期的時間,記錄你對別人的評價。當你對別人的某種做法或特質感到不滿時,儘快用筆把當時的情況和你的感覺記錄下來。隨時記錄你對親朋好友和家人的看法。

那些讓你特別敏感的做法和特質,往往正是你內心的陰影所在。當你分析自己心中的陰影時,記錄的內容可作借鑑。

2。 記錄你給別人的建議。你是否會經常建議別人去做某些事情?這些事情是否其實是你自己想要做的?有些時候,我們給別人的建議,其實是對自己該做的事情的一種提醒。

人人皆有金佛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塊閃閃發光的金子,那是我們靈魂的精髓。然而,這塊金子往往會被黏土掩蓋起來,這黏土是我們心中的恐懼,是我們為了遮掩自己內心世界而戴上的面具。只有直面內心的陰影,才能摘下這層面具,把我們最寶貴、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出來。

1957年,泰國一家寺院遷址,其中一部分僧人負責搬運寺院裡一尊巨大的黏土佛像。在搬運過程中,一名僧人注意到,佛像表面的黏土上出現了一絲裂縫。為了避免佛像受損,僧人們決定暫時中止佛像的搬運工作。那天夜裡,一名僧人打著手電筒來檢查佛像的時候,忽然發現裂縫處在手電光下發出了奇異的反光。這讓僧人非常好奇,於是他找來了錘子和鑿子,開始鑿寬佛像上的裂縫。隨著一塊塊黏土的落下,佛像逐漸現出了黃澄澄的顏色。最終,辛苦了幾個小時的僧人抬起頭來,發現灰撲撲的土佛已經變成了一尊華貴的金佛。

許多歷史學家相信,這尊金佛是在幾百年前被當時的泰國僧人們用黏土覆蓋起來的,因為當時緬甸的軍隊正在入侵泰國,他們要保護佛像不被敵軍掠走。所有參與保護佛像的僧人都死於戰火,所以直到1957年寺院搬遷的時候,佛像的秘密才重新被人發現。我們的內心世界,就像那尊被黏土覆蓋起來的金佛一樣。因為害怕外面的世界,我們會用恐懼把心中的金子掩藏起來。只有鼓起勇氣,敲掉表面的黏土,才能讓金子重新煥發出光芒。

我有時會遇到一些常年接受心理治療的人,他們總要問這樣的問題:"這一切究竟什麼時候才能結束?我還得忍多久?我還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這樣的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心中的那塊金子是被黏土保護起來的。他們只是一味地憎恨那層黏土,卻沒有意識到它所發揮的保護作用。

'30'第30節:不要成為偽裝大師

我們之所以需要面具的遮掩,是因為面具能夠在許多方面保護我們的心靈。儘管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摘下面具,還原成真實的自我,但要達到這一目標,我們必須首先弄清楚面具的作用。

當那位僧人最終鑿開佛像外面的黏土外殼時,佛難道會說"終於解脫了!我對這層黏土實在是深惡痛絕"嗎?還是會為這層黏土賜福,因為有它保護佛像才不至於被敵軍掠走,背井離鄉?

不要成為偽裝大師

我自己年輕的時候,總是把大大咧咧、滿不在乎的態度作為保護自己的黏土殼。似乎只要對自己說一句"這一切我都不在乎",什麼樣的事情都可以挺過去。當我開始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時,這層黏土就裂開了一條縫隙,讓我得以窺見裡面金子的顏色。然而,只有當我學會理解這層黏土存在的意義,以及它的具體成分……我用來保護自己的各種觀念和情感時,才能最終打破它,讓內心世界重放光芒。

你心中的黏土殼,就是你用來展示給別人看的那層面具。藏在面具之下的那些特質,就是你內心的陰影。陰影的內容往往與我們所展示的面具截然相反。有些人表面上無比堅強,內心卻非常敏感;有些人表面上風趣幽默,內心卻非常悲觀;有些人表面上和和氣氣,內心卻非常暴躁;有些人表面上聰明伶俐,內心卻總覺得自己非常愚蠢。許多時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