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2 / 4)

小說:中國抗日戰爭史 作者:一半兒

以保證黨的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得以貫徹執行。廣大幹部在黨風學習中,對於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有了進一步的領會。在黨風學習過程中,中共中央強調了加強黨的領導,實現黨的一元化領導的問題。1942年9月1日,中央政治局透過了《關於統一抗日根據地黨的領導及調整各組織間關係的決定》。

這個決定對於加強黨的領導,整頓黨風,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經過黨風學習,加強了黨的領導,克服了大量存在於黨內的宗派主義、自由主義等違反黨的統一領導的各種錯誤傾向,極大地增強了全黨幹部的黨性意識。

194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總學習委員會發出《關於文風學習的通知》,整風運動轉入文風學習階段,主要是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透過學習《反對黨八股》等文章,各地各單位和每個黨員幹部檢查了工作中的形式主義現象和宣傳等工作中的黨八股作風,尤其是文教部門,用了更多精力進行了文風學習,以求更貼近實際,更貼近人民群眾。

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總學習委員會發出《關於整風學習總結計劃》,要求各系統各單位按照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結束辦法,最遲於6月底作出總結。總結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全面檢查工作,對普遍整風時期的學習作出總結,每個同志對自己的思想和歷史進行全面的反省並寫出總結。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透過《關於領導方法的決定》,在全黨公佈實施。

這個檔案對全黨的整風學習,從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高度作了總結。這一檔案的發表,標誌著整風運動普遍整風時期的結束。

1943年秋,打退國民黨第三次反共高潮後,中共中央決定,從10月10日起,黨的高階幹部重新學習黨的歷史和黨的路線問題。整風運動由此轉入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的時期。參加這個時期學習的高階幹部比準備時期大大增加,中央書記處把黨的歷史文獻彙編成《兩條路線》一書,供學習用。在此期間,黨中央領導機關和高階幹部對黨的全部歷史,尤其是1931年初到1934年底這一時期中央的政治路線問題,進行了多次討論。1944年5月21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在延安召開。這個全會是在整風運動的基礎上,為了全面總結黨的歷史經驗而召開的。會議進行了11個月,中間多次召開大會討論黨的歷史問題和路線、政策問題。

1945年4月20日,會議透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黨的歷史上的許多重大問題作了正式的結論,達到了統一全黨認識,鞏固黨的團結的目的。

整風運動是從黨的高階幹部學習黨的路線問題開始的,中間經過全黨範圍的普遍整風,在廣大幹部中掃除了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的惡劣影響,極大地提高了全黨幹部的馬列主義思想水平。然後,又把整風運動轉到黨的高階幹部路線學習上來。按照這種科學的領導方法,使整風運動成為廣泛群眾性的運動,在全黨普遍提高了理論水平的基礎上,總結了黨的歷史經驗,端正了全黨幹部,尤其是高階幹部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路線。總之,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進行的一次重要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上的教育和建設運動,它為領導根據地軍民克服嚴重困難,爭取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如毛澤東指出的:“一九四二和一九四三兩年先後開始的帶普遍性的整風運動和生產運動,曾經分別地在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質生活方面起了和正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兩個環子,如果不在適當的時機抓住它們,我們就無法抓住整個的革命鏈條,而我們的鬥爭也就不能繼續前進。”'《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7~1108頁。'

二、加強共產黨的一元化領導

抗戰以來,在中共中央領導下,敵後抗日根據地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各根據地的黨政軍民等組織系統亦相應建立。在幾年的艱苦抗戰中,各根據地的黨的領導一般的是統一的,各組織系統間的關係基本是團結一致的。但是,由於絕大多數根據地孤懸敵後,並在地域上相互隔離,再加上游擊戰爭分散活動的特性,各地區、各系統,以及上下級之間的溝通聯絡比較困難,工作和鬥爭往往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此外,黨記憶體在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現象也影響了各系統間的協調關係。這些主客觀原因導致各根據地黨政軍民各系統間的相互關係上存在許多協調配合不夠,步調不一的現象。

隨著抗戰極端困難時期的到來,日軍對各抗日根據地的封鎖和分割日益嚴重,“掃蕩”也更加頻繁和殘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