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開始威脅。
“那,那什麼,俗話說:小國言之,大國制之。我們也就發表一下看法,最後還是按照貴國的要求去辦啊,我們同意還不行嗎?”國弱徹底軟蛋了,國弱國弱,確實比較弱。
弱國無外交,就是從國弱這裡來的。
盟會的前兩天,晉軍再次舉行軍事演習,以恐嚇盟國。
八月七日,盟會開始。
與會各國發現一個問題,什麼問題?魯國人沒來。
“哎?怎麼魯國沒來?軍事演習他們也參加了啊,怎麼盟會不來了?”大家都覺得奇怪,誰不知道魯國是擦掉一切陪你睡啊?別的國家都不來,魯國也該來啊。
魯國為什麼沒來?不是他們不想來,是晉國人不讓他們來。
原來,魯國最近攻打了鄰近的邾國和莒國,結果兩個國家前幾天到韓起面前告了魯國一狀,當然是帶著禮物去的,於是韓起拒絕了魯國參加盟會。
韓起難道不能吃了原告吃被告,也敲詐魯國一下嗎?他不是不想敲詐魯國,也不是沒有去敲詐,而是魯國人不吃這套。實際上,魯國人儘管實行“擦掉一切陪你睡”的外交政策,不等於他們就沒有尊嚴,魯國人在骨子裡很清高驕傲,寧可被冤枉,絕對不行賄。
就這樣,魯國國君魯昭公被拒絕參加盟會,而隨從前來的季平子(季文子之子)還被晉國人拘留了。
與會各國知道了這個情況,個個心寒,心說魯國這樣一根筋跟著晉國乾的國家竟然遭到這樣的待遇,跟晉國幹還有什麼意思?
——據理力爭
盟會上,無非就是些陳芝麻爛穀子拿出來晾晾,你承認我的領土完整,我承認你的國家主權,你叫我姐夫好,我叫你舅子身體健康等等。
廢話說得差不多了,要開始重申盟約的時候,出了問題。
“等等,我有意見要提。”有人說話了,大家都很吃驚,於是去看這個人,誰?鄭國的子產。
對於子產,所有人都很尊重,包括晉國人。也就是子產,敢在這個時候打斷重申盟約的程序。
“啊,是子產?有什麼意見?請說。”叔向和韓起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後很客氣地說,他和子產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我聽說給諸侯當年給周王的貢賦,是按照爵位的高低來的,爵位越高,貢賦越多。晉國是盟主,我們應該進貢,但是進貢也該講個公道。我們鄭國不過是伯爵,如今卻要我們跟齊魯宋衛這樣的公爵侯爵國家一樣水平,這太不公道。還有,天下太平了,應該少點軍事行動。每次軍事行動,我們都要額外的進貢,幾乎每個月都有,而且沒有限度。今天我們重申盟約,就是為了保全小國。如果大國對小國的貢賦沒有止境的話,我們小國就沒有活路了。所以,決定我們小國生存還是滅亡,就在這次盟會了。”子產話說完,現場一片譁然。
跟盟主討價還價?找死?
和子產同來的鄭國大夫遊吉嚇得面如土色。
“不行,你們鄭國不能搞特殊化。”韓起斷然拒絕。
“韓元帥,記得當初晉文公稱霸,靠的是信用。而如今貴國更加依賴強權,蠻不講理,恐怕難以服眾。”子產面不改色,硬頂了回去。
韓起有些惱火起來,可是又不便發火,於是問叔向:“你怎麼看?”
“大家怎麼看?”叔向也不好駁斥子產,於是問大家。
“鄭國比我們還大,他們要減,我們也要減。”衛國的北宮喜搶先發言,他早就想說這樣的話,可是一直沒有膽量,如今算是藉著子產的話頭,提了出來。
“不行,都不能減。要減,大家都減。”國弱介面了,齊國人就這樣,唯恐天下不亂。
一時之間,所有諸侯國中,要麼反對鄭國減少貢賦,要麼要求一塊減,總之,沒人同情鄭國。
等到大家都說了一遍,子產站了起來,擺了擺手,又說話了:“各位,你們不要跟鄭國比,因為你們沒法比。想想看,我們北面是晉國,南面是楚國,根據世界和平協議,咱們兩邊都要朝拜。你們不挨著楚國,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可是我們鄭國是不能不去,這什麼意思?你們只給晉國進貢就行,可是我們還要給楚國準備一份。各位,摸摸良心,誰敢說比我們困難的?”
子產一番話,說得大家一時間無言。不過,在座的都是職業外交家,沒理也要攪三分。所以沒有沉默多久,有人說話了。
“哎,子產,話不能這麼說,晉國和楚國,一碼是一碼,誰還沒有點窮親戚啊?”國弱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