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霜的眼睛。
自動灑水器旁,在陽光下譜出一道淡淡的彩虹。
22。
門板被毀的632病房,醫生與護士看著輪椅上的微真。
“……看得見嗎?”護士。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登峰造極的畫(12)
“有個人說,我還是看不見得好。”微真慢慢地將紗布一層層裹上。
醫生與護士面面相覷。
“不然,他只好把我殺掉呢。”微真笑著,左邊臉頰的酒渦也附和著。
床頭的收音機,披頭四慵懶的yesterday。
大批警車圍住醫院,G坐在醫院對面的星巴克三樓,捧著杯巧克力脆片。
放在桌上的手機震動。
“喂。”G拿起。
“……你會變魔術嗎?”
“不會。”G看著醫院天橋上,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女孩。
“那你是怎麼知道狙擊槍的彈夾裡多了兩顆子彈?”
“我不知道啊,這也太陰險了吧西門!”G皺眉。
天橋另一端,一個抱著黑貓,流著淚,羞愧不已的男孩。
“……”
“當時你的心跳太大聲了,想不趁機衝出去都很難呢。”G掛掉手機。
護士推著輪椅慢慢前行。
女孩微笑,再度與男孩交錯而過時,男孩終於開口。
輪椅停住,女孩笑笑響應。
G豎起耳朵。
兩人各自說了兩句話,揮揮手,輪椅女孩隱沒在天橋連線的另一棟樓。
男孩呆呆站在原地,眼淚與鼻涕爬滿了他的臉。
“隔著玻璃,果然還是不行。”G苦笑。
23。
藝廊,盛大的專題展覽。
數百人流連忘返,學校機關團體甚至包車北上,主辦單位也考慮巡迴展出。每一幅畫前都有導覽介紹的解說員。
三個月前自殺的天才畫家,生前淋漓盡致的二十七幅油彩畫吸引了無數收藏家與各方人士的矚目,報紙與雜誌的藝文板都用最醒目的標題刊出,這位年輕畫家死前最後的畫作以創紀錄的超高金額拍賣出的新聞。
善與惡。
那是幅一個牆壁大的鉅作。天使高高在雲端睥睨,惡魔在地獄火焰裡憤怒,角落則突兀地鑲嵌進一個幼稚又潦草的的卡通人物。
報紙說,畫家採用的自殺方式極其特殊,竟用手槍朝肝臟開了一槍,痛苦又漫長,極盡自我煎熬地死去。令人難以理解。
評論家卻不認同。
畫家死前反璞歸真的筆觸,是無數人追求的至高藝術境界。那裡不再有善,不再有惡,不再有強行命題的藝術法則,一切回到原點的幼稚。只有死前的迴光返照,才能令畫家放肆地破壞自己的畫面結構,找出瘋狂的解答。
有人說,畫家是刻意用緩慢又痛苦的死亡過程,刺激精神意識,去領悟世人無法突破的窠臼。
也有人說,畫家用靈魂跟魔鬼交換了靈感,遺作最引人爭議的角落所用的顏料中驗出畫家的DNA,就是最好的證明。
更有人說,這幅畫是畫家在自殺後,悟出原點境界的靈魂重新回到軀體,再補綴出畫角落最後的未竟。
不管答案為何,畫家死時臉上所帶著的笑容,已說明了一切。
世人給予畫家這幅善與惡最後的評價,也說明了一切:“登峰造極的傑作”。
24。
在臺北展出的最後一夜,晚上九點四十七分。
只剩十三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