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小說:女人的軟肋 作者:絕對601

纏在一起的時候,一有風吹草動,怎麼還總是掐架。”

藤剛:“主要是你無休止的纏繞和絮叨,讓我眩暈。虧得有了我們這些枝枝葉葉的孩子們把我們連在一起。要不,我們早分手了。”

藤花:“你這個老東西,我可沒那個心思。石榴開花時,我依偎在你的懷裡,你擁我入夢,多幸福。現在我們的孩子都大了,已爬過牆頭,去觀望高處的風景,我們也完成了使命。”

我回想起春天時節,藤用吐出的螺旋狀絲須的手,緊緊地抓住牆壁,艱難地往上爬著,任風吹雨打,也不鬆開。

藤剛:“現在,我們快腐朽了,你怎麼纏得我越來越緊。”

藤花:“我們都剩下骨頭架子了,分是分不開了,除非讓咱腰斷腿折。”

藤剛:“放心吧,如果有一天你被無情的人奪去了生命,我也會隨著你一同倒下,甘做你的陪葬。”

此時,一陣狂風吹來,只見藤花猛然擁緊了藤剛,雙眼矜滿了淚花。

眼淚,順著我的臉頰也止不住地往下流趟。 。 想看書來

我欠情與欠我情

人活在世間,門不能朝天開,要有交往。

遇有問題,碰到困難,你求我,我求他,他求你,這就是人情。

人情不等於錢情。錢情,能用數字量化,你借給我1萬元,我還你1萬元,扯平了。人情,是非物質的,是扯不平的。一般地講,下級欠上級的情,無權人欠有權人的情,無錢人欠有錢人的情……。

有“我欠情”就有“欠我情”。一方叫施恩惠者,一方叫受恩惠者。

人,總是有缺點的。施恩惠者,總認為欠情者已忘恩,把欠情放大;受恩惠者,總認為已報過恩或不必報恩,把欠情縮小。

人情是一個事物。作為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施恩惠者和受恩惠者要對“欠情”辯證地看待,做到有機的統一。

施恩惠者要有“想人愛己,須先愛人”的觀念。對於一個討荒要飯的窮人,要給一碗飯菜;對於一個迷失方向的路人,要送一個指南針;對於一個爬臺階費勁的人,要及時拉他一把;對於一個住院的病人,要獻一朵鮮花。這是一個人的修養,一個人的造化,一個人的積德。

往私了講,施恩積善也是為了個人,是對人際關係的一種“儲蓄”。人在旅途,說不定何時何地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聽我爹說,我爺爺曾救助過一個“叫花子”,此人長大後給一幫“劫匪”放哨。有一次,我爺爺走夜路,正好被他發現。他一眼認出了這是十幾年前曾給過他十個包子的恩人,便一直護送我爺爺到了利津城。要不,在那民不聊生的舊社會,我爺爺當晚就沒命了。

施恩惠者不要圖回報。幫了別人的忙,不要總覺得有恩於人,高高在上,銘刻在心。一碗菜的施恩記一年,一個指南針的施恩記十年,拉一把的施恩記一輩子。認為“我辛辛苦苦地幫過你,還不知感激,真不識好歹”。人是有感情的,要相信你的施恩不會像打出去的子彈,一去不回。天下沒有一次性人情,別人早晚要回報的。因地位、能力、經濟等條件的限制,他回報的方式可能是一個笑容、一句暖語、一個在你看來微不足道的舉動,甚至他僅僅是默記在心。

當然,求你的時候叫“大爺”,不求你的時候叫你“大哥”的人也有,但這樣不識輩份的人畢竟是少數。

受恩惠者要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心態。當你討荒要飯時,有人給了一碗飯菜;當你迷失方向時,有人送了一個指南針;當你爬臺階費勁時,有人拉了你一把;當你長病住院時,有人獻了一朵鮮花。你要記住這些恩人,你要回報他們。

1920年,章士釗借給毛主席2萬銀元。從1963年開始主席每年還2000元,一直還了10年,後又還利息。在長征途中,任*部部長的楊立三,親自用擔架抬著重病中的周恩來走出了沼澤泥潭。19年後,楊立三去世,身為總理的周恩來,堅持要親自給他抬棺送葬。

我騎腳踏車帶著懷孕臨產的妻子去醫院,有人開車從後面追上,把妻子拉到了醫院。雖然他可能已經忘記,但二十年來,我一直銘記在心。

我父親常說,張希勝年三十給咱送過一碗水餃,不能忘記;王勝利曾借給咱1元錢,不能忘記;李瑞雪幫過咱收割,不能忘記……。

我對女兒說,在你轉學時;張秀山幫過忙;不能忘記;在我調動工作時;王家好很痛快地簽了調令,不能忘記;在我的工作受到挫折時;潘光生曾鼓勵過我;不能忘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