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並不是欣賞劇,只是要刷劇,去看整部劇的細節。
在《怒火·重案》的開始就是張崇邦做的一個夢,夢裡就是他沒有來得及阻止阿敖他們的刑訊逼供,最終導致可樂被弄死,事情出現不可控。
這恐怕同樣是為何張崇邦時隔幾年還在做這個夢的原因。
道理很簡單,他認為假如自己能夠及時趕到的話,他一定會阻止阿敖的刑訊逼供,甚至是阻止他們把可樂弄死。
恩。
張崇邦最起碼是這麼想的。
他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剛正不阿的人,用坤泰的話來說,他就是與罪惡不共戴天。
正因為如此,他在袁天寶,也就是他的上司兼好兄弟邀請他的飯局上希望他可以把陳大佬公子的事網開一面,結果他則是誰的面子都不給。
要知道在場的可有他們九龍分割槽的總指揮,還有這個長官,那個長官的。
結果倒好,張崇邦是誰的面子都不給。
然後自然就是他這一組的人被穿了小鞋,晚上抓捕王琨他這一組直接沒讓去,這也就導致了姚若成的犧牲。
本來,這一局是阿敖的復仇之戰,他即要殺王琨,同時更要殺張崇邦。
4年前法庭上張崇邦的證詞就已經代表著兄弟決裂了。
想一下,阿敖連自己的未婚妻阿晴都毫不在意的殺了起來,就更不要提張崇邦了。
……
其實《怒火·重案》當年林楓去電影院看過一次,畢竟一方面,這部電影是陳木勝導演的遺作,另外一方面,兩位主演,一位好久沒有拍過戲一心搞廚子,一位是自《葉問》系列完結後的又一動作片。
可有一講一,林楓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時間確實很久了,這些年,他幾乎也很少進電影院了,畢竟實在是沒有什麼片子可看。
至於香江這邊的電影大部分也越來越垃圾了。
港片已死,那些港星也都逐漸的老去,後繼無人,再到後來拍那麼多的犯罪電影,黑色會電影,還有殭屍電影。
可是因為太過於重複了,就像之前都講雷洛,最終就是太過於氾濫,導致觀眾不買賬了。
還有更關鍵的一點,那就是一直以來支撐著港片的那些港星都成爺爺了。
不得不說,後邊,港片是越來越不行了,觀眾也不再買賬了。
這部《怒火·重案》雖然有些套路,可相比較而言,已經算是不錯的港片了,尤其是電影中關於正邪的對立,甚至三觀跟著五觀走,很多人不細想情況下,大家都認為阿敖是對的,都希望張崇邦趕緊死一死的好。
把整部劇看完,林楓可以理解黑化前阿敖的做法,他不能理解張崇邦庭審的做法,他更不贊同阿敖最後無差別的殺人。
林楓不僅僅把《怒火·重案》看完了,他還把一些背景簡單的調查了一下,他現在知道副本的時間線肯定是二審庭審前。
要知道在庭審一審的時候,標哥還在現場,可是二審他就不在現場了,很顯然,他自殺於一審後。
他想要引起輿論的反響,他更想要獲得大眾的同情,最關鍵的是他想要告訴所有人,他不是警隊之恥。
但,沒用了。
無人在意。
他曾經幫助過的港民,不會幫助他。
他曾經的同僚,上司,甚至就連張崇邦這樣的人都不會幫助他了。
絕望。
標哥是一個好人。
他無法認同這件事情。
我們是救人。
我們救了那麼多的人。
可是卻無人救我們。
他成了那個代價。
可標哥能做的是以死明志,他想要向自己的老婆孩子證明自己不是警隊之恥。
可,人,只有活著才有希望,人的生命只有一死,當你死了,那麼,就什麼都沒有了。
死亡不能帶來正義。
想要獲得正義,那麼就必須以正義為名去復仇。
這,才是標哥求助的原因。
他發現自己死了改變不了什麼,人命,如草芥,更重要的是好人的命,有時候更不值錢,不僅僅不值錢,甚至還會成為別人的籌碼。
在電影之中,標哥死了,無人在意。
他掛著那麼一個【警隊之恥】的牌子想要獲得大家的關心,想要獲得輿論的重視,但是最終卻是徒勞無功。
輿論,是被香江的資本所把控,誰又會為你一個小警察說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