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1 / 4)

朝鮮戰爭是一場死傷慘烈空前殘酷的戰爭,交戰雙方在經過幾番較量之後終於坐在了談判桌邊。

最早提出停戰談判的是美國。

據戰後解密的資料透露,從戰爭開始到停戰談判前夕,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美國除了10萬名美國青年的生命之外,耗費的金錢已達100億美元之多。這比美國在二戰第一年的耗費多一倍以上,以致使1951年美國軍費開支增加到600億美元,這個數字意味著每一個美國人平均需要負擔300多美元。戰爭中美軍每月平均消耗的物資達85萬噸,這相當於美國援助北約一年半的物資總量。美國在朝鮮集中了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海軍的1/2,總兵力從戰爭開始時的42萬人已增加到70萬人,儘管這樣,依舊感到與中國軍隊作戰中兵力不足,這一切,對戰略重點在歐洲的美國絕對是一種戰略上的本末倒置。美國的戰略預備隊,只剩下在日本的兩個師、南朝鮮的3個師以及遠在美國本土的6個師了,向朝鮮戰場再派軍隊已不可能,而英、法等國均已明確表示,不再向朝鮮派一兵一卒。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明確認為,“朝鮮戰爭是個無底洞,看不到聯合國軍有勝利的希望”。因此,杜魯門有理由認為,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結束戰爭,將美國從朝鮮戰爭的泥潭中解脫出來。

談判地點選在三八線上的開城。

正式談判日期:從1951年10月開始。

在談判開始時雙方的兵力是:中朝方面,總兵力為111萬,其中中國軍隊77萬,北朝鮮軍隊34萬,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總兵力為69萬,雙方兵力對比為:1,中朝方面佔絕對優勢;技術裝備上,聯合國軍擁有各種火炮3560餘門,坦克1130餘輛,飛機1670架,艦艇270艘,中朝方面只有少量的坦克和飛機,火炮數量與質量與聯合國相差甚遠,“聯合國軍”在武器裝備上佔絕對優勢。

朝鮮戰爭停戰談判整整進行了兩年。

在這兩年中,交戰雙方在停戰談判的會場上,上演了世界戰爭史上最漫長,最艱難、最寓戲劇性、最明爭暗鬥的心理較量。停戰協議每一條款的達成,甚至每一個字眼的爭論,都會帶來整個世界瞬時的絕望和希望。

趁朝鮮戰爭絕處逢生的蔣介石可不希望朝鮮戰爭結束,他對美國杜魯門政府不讓他入朝參戰恨之入骨。當1953年2月1日親蔣的美國共和黨人、前美國駐歐洲盟軍司令艾森豪威爾當選為美國總統,他立即對美聯社記者發表談話,向艾森豪威爾建議“結束朝鮮戰爭的根本步驟在於###”。他處心積慮地希望美國在臺海開闢直接打擊中共的第二戰場,使其重回大陸。艾森豪威爾雖因向選民承諾儘快結束朝鮮戰爭而當選,但作為軍人,他很不甘心美軍在朝鮮戰場的敗北,在蔣介石對美聯社發表談話的第二天即宣佈:解除杜魯門制定的臺灣“中立化”的限制,臺灣軍隊可以對大陸採取“自由行動”,接著提升蘭欽為“駐臺大使”,美臺雙方“邦交”關係全面恢復。接著2月6日美國政府又宣佈:停止美國軍艦在臺灣海峽的中立巡邏。美第7艦隊司令揚言:臺灣軍隊如果###不必事前和美國商量,第7艦隊不會妨礙反攻行動。6月2日,美國太平洋戰區司令雷德福在就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之前訪問臺灣與蔣介石會談,討論臺美軍事合作與聯合指揮等問題。6月15日,美國援臺第一批F—84型噴氣式戰鬥機運抵臺灣交付臺灣空軍。7月15日,臺軍方與美軍顧問團協商大陸沿海島嶼的防衛問題,美太平洋艦隊司令部認為,為了保衛大陸沿海島嶼的安全,臺灣應該採取包括對大陸沿海進行海空巡視偵察在內的必要軍事行動。7月17日——在《朝鮮停戰協議》簽字前10天,蔣介石配合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的軍事行動,出動國民黨軍隊兩萬餘人,動用傘兵和大批登陸艦隻偷襲地處臺灣海峽中部戰略要地的福建東山島。經兩天激戰,守島人民解放軍部隊粉碎了蔣介石自逃到臺灣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行動,挫敗了美蔣在臺海開闢第二戰場的陰謀。毛澤東高度評價此役,致電福建前線部隊,稱讚這是“全國人民的勝利”。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一個具有重大國際意義的教訓(4)

朝鮮戰爭停戰協議正式簽字的時間是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

事後,當年支援毛澤東力主出兵參戰臨危受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的彭德懷深情地說:“在經過三年的激戰之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大工業強國的第一流軍隊被限制在他們原來發動侵略的地方,不僅沒有越雷池一步,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