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闆每天都興致勃勃地陪著我,吃完這家吃那家,吃了這頓吃那頓,吃了這菜吃那菜。當然,他沒有費用上的顧慮,因為苑老闆有交待,我在廣州的所有費用均從裝飾工程中支出。
十幾天過後,他已經有點挺不住了,可我還是精力旺盛,胃口奇好,“吃嘛嘛香”。似乎到了廣州,我一下子長了一口好牙、一個好胃,恨不得吃掉這裡的一切。
後來,梁老闆說我“比廣州人還廣州人”(潛臺詞:廣州人胃口好)。更讓他驚奇的是,不知我的精力從哪兒來的,一天到晚不知疲倦。有一天,我在人人酒樓,從早茶、午茶、晚茶一直喝到第二天的早茶,觀察了他們不同時段的顧客源和不同時段的經營方式。
我好像掉進了一個全新的知識海洋,拼命地攝取營養。
一天,我問梁老闆:“廣州餐館哪一家生意最好?哪家酒樓最有特色?”他回答說:“廣州大酒樓生意最好!新光花園最有特色。”
我們馬上來到廣州大酒樓。這裡,一次能同時容納上千人就餐,不僅天天爆棚、頓頓爆滿,更讓我驚訝的是,出入餐廳的顧客們,簡直就像看完美國大片的觀眾從劇場裡出來似的,這個場面讓我看得目瞪口呆!
這種場面,我終身難忘。
這下子,我更明白“吃在廣州”的含義了,也真正明白什麼叫“餐飲業”了。
從此以後,我更堅定了走快餐之路的信心。
我深信:這是一個永不凋謝的產業,是最絢麗多彩的產業。哪怕人類再過一萬年,餐飲業仍將是人類產業百花園中最耀眼的“花朵”。
不過,對我後來創業產生較大影響的,是在“新光花園酒樓”裡學到了餐館經營管理的“小秘密”。
我們在新光花園酒樓吃了一頓早茶後,我決定一定要結識這個酒樓的老闆,一定要學學他的經營秘密。我對梁老闆說:“如果這一次不認識新光的老闆,就算沒來廣州。”
他說:“好吧,不讓你認識這個老闆,我就不算廣州人。”
非常巧,他恰好有一位廣州電視臺的記者朋友,是新光老闆的熟人。因為過去新光老闆在創業時,他曾幫過老闆的忙。於是,我和新光老闆相識了,並從他那裡取到了經營酒樓的“真經”。
餐飲業的水太深了——金山酒店開業
從廣州回來,餐飲業對我不再是感興趣的問題了,而是已經“頓悟”。我寫下3000多字的廣州之行體會和下一步的經營設想。
苑老闆看了我寫的那個報告後,對我就更加放心。
我很快跟苑老闆達成了協議,按照我的意見對餐館進行裝修設計,固定資產由他負責,隨後把一個完好的餐廳交給我經營。開業前的流動資金由我自行解決,平均每年向公司上繳10萬元承包金,公司不作任何干預。
從此,我踏上了經營餐飲業這條不歸路。
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句話用在當時的我身上再貼切不過了。從廣州回來,我毫不猶豫地承包了金山酒店,而且是躊躇滿志的樣子。想必當時苑老闆也為我捏了把汗,因為他已經在餐飲業上打過幾次大敗仗,而且已經賠過上百萬元,他深知餐飲業的水太深了。如果不是閒置著餐廳裝置無法處理,我想他決不會專為我再投資一個餐館去冒這個風險。
在籌備這個餐廳以前,我和許多沒有經營過餐館的人一樣,覺得經營餐館不是什麼難事。可半年下來,我已經精疲力盡,多虧我有一個好的身體和“鬼神不怕”的個性。否則,我早就趴下來了。
當時在餐飲界有這樣一句話廣為流傳:餐飲業真不是人乾的活!
說實在的,餐飲業太難成功了!要想生意火爆,不僅要有絕活,還要有很高的管理功夫、經營藝術,更要有一個好身體。否則,最好別去碰它,準賠錢!
就拿我國目前的餐飲業狀況為例,全國大約有300多萬家餐館,這個數字是國家統計部門公佈的,實際數目比這個數字可能還要大,因為有許多小餐館是很難統計進來的。這些餐館的經營狀況怎麼樣呢?真正賺錢的只佔1/3,保本經營的也差不多是1/3,而虧損的卻在1/3以上。換句話說,不賺錢的約佔2/3。另外,每年大約有40%的餐館在轉手經營。我有一位朋友,過去經營餐館時賠得一塌糊塗,但他發現了另一個賺錢的專案,就是“買賣餐館”。他是這樣做的:專門尋找倒閉的餐館,以極低的價格買過來,稍加裝飾、改造,再以高價賣出。這一買一賣,一進一出,僅用了三年時間,他不僅彌補了過去的虧損,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