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和較好的文學修養,寫出的報道和文章不但吸引廣大讀者,而且不會引起非議或抨擊。
商魂篇(14)
老闆高興地提前把他轉為正式職工,第二年還把他提升為編輯。隨著他的署名文章增多,影響力擴充套件,1869年,他當選為密蘇里州議會議員。1871年至1872年,他牽頭組織密蘇里州自由共和黨,聲望進一步鵲起。
有了地位和聲望之後,普利策的收入也開始增多。1878年他用自己積蓄的錢買下一間瀕臨歇業的報館,開始自己獨立辦報的奮鬥工程。他首先把該報改名為《聖路易斯郵報快訊報》,以一個新的名稱引起廣大讀者注意,以圖改變該報館過去的形象。接著,他改革辦報宗旨,以經濟和社會生活為主要導向,彙集了大量迎合當時美國人普遍關注的訊息。此外,他還改革報館內部的管理工作,裁減一些可有可無的部門和人員,增強廣告部的力量。
經此三步改革,該報經過五年的經營,成為當時美國頗有影響和最成功的報紙,每年為他賺取15萬美元以上的純利潤。隨著資本積累的增多,普利策後來又收購了《紐約世界報》。經過他大刀闊斧的改革,這家慘淡經營的報紙一舉躍升為全美國最有影響力和利潤最豐厚的大報。
普利策從此財源滾滾而來,很快成為美國的報業巨頭和大富豪,實現了他創業之初的目標。普利策熱衷於社會慈善事業,他還創立了普利策獎,該獎項成為日後新聞傳媒界的最高榮譽,類似於科學界的諾貝爾獎。
◎ 周大虎的豪氣:要做就做第一
你會記住很多第一: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第一個在奧運會上得金牌的中國人許海峰,第一個造出電燈的愛迪生,第一個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美國第一個總統華盛頓……至於第二個是誰,沒有幾個人說得出來。
在市場競爭中也是這樣,每個行業的龍頭老大大家都很熟,至於一些小企業就不知道了。消費者在買商品時,也更多地去買那些品牌知名度前幾位的東西,因為這些品牌值得信任,長期以來就成了習慣。那些個小品牌和不知名的品牌,其實質量貨色都不差,但是卻很少有人問津,這來源於人的本性,因為不知道、不熟悉、不瞭解,所以人們都本能地避開它。
力爭上游才不會被激流沖走,勇爭第一才會被人銘記。打火機大王周大虎就是這樣的人,也是溫州最早一批的商人之一。
在上世紀70年代末,周大虎過了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後,進入了當地郵電部門工作。剛開始的工作是搬運郵包,雖然工作不怎麼好,總算有口飯吃。周大虎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他認為:即使是這麼一個重複性的工作,我也不混日子,要做就做到最好!周大虎的努力被上上下下看在眼裡,很快周大虎就被提幹了。
到了80年代末,周大虎被調到局裡為解決系統內家屬就業成立的服務公司,周大虎很有雄心:既然讓我來做,我就想辦法讓下面的人拿到和正式工一樣的待遇!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帶領下,這些職工的待遇都與局裡的“正式工”不相上下。
到了90年代,許多國企改革重組,周大虎的妻子下崗了,靠他一個人並不多的工資不能支撐一個家庭,於是周大虎考慮著時機要下海經商。1991年,拿著妻子下崗得到的5000元安置費,周大虎開始了家庭作坊式的打火機生產。1992年,周大虎索性辭職大幹起來。他租下一個200多平方米的簡易廠房,招了100多個工人,正式創業。 。 想看書來
商魂篇(15)
當時的溫州打火機市場異常火爆,以至於一些廠商為了賺“快錢”,就趕生產趕進度,打火機的質量自然得不到保障。
周大虎的確有“王者之氣”,他比一般人看得更遠,開始注重品牌,要做行業的強者。當時有人背地裡笑他笨,周大虎卻沒有放在心上。“說實話,我不是不想賺錢,是要慢慢賺錢。太看重眼前,將來會後悔!”周大虎堅持要打造優質的品牌策略。
果然在1993年下半年開始,周大虎的訂單一下子多起來,生產劣質打火機的廠家大部分都倒閉了。到1994年,“虎牌”打火機已經成為溫州市唯一的小商品知名品牌,獲得相關部門免檢,並在海外市場迅速擴張。
“到了1995年,當打火機行業提出‘學虎牌、趕虎牌’的時候,我知道:這次大家都醒過來了!壓力一下子就增加了許多。”周大虎有些得意。
周大虎的性格以“好勝”而聞名,1995年7月底,周大虎帶領溫州足球代表隊到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