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提高負債額的呢?
集團層面的擔保發揮了重要作用:2004年,南鋼聯為南鋼股份擔保債務10?75億元,並與南鋼集團共同擔保債務1?6億元;2005年,南鋼聯為南鋼股份擔保債務10?6億元,與南鋼聯共同擔保7 000萬元。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在復旦哲學系讀書的時候,老師最常問同學們的一個問題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是雞生了蛋還是蛋生了雞?”
這個哲學界最富思辨色彩的議題在人們爭論了很長時間之後仍然沒有明確的答案,實際上,這個問題本就是無解——無限迴圈的主題和外部條件的缺失註定它將受到永遠的爭議。
郭廣昌曾經費力地思考過這個問題,當然同樣是沒有結果。但郭廣昌給自己下了一個定論,他寧願相信是蛋生雞而非雞生蛋。在郭廣昌看來,擁有生命力的雞生下一個蛋不是什麼奇事,而穩如磐石的蛋卻是在等待了20個漫漫長夜之後才可以孵出一隻雞的。
第8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8)
奇蹟永遠比常理更具有吸引力。郭廣昌從學生時代就不願意按部就班,他相信奇蹟、相信神話,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必將終成大器。
2007年7月,復星在香港的整體上市讓郭廣昌再一次印證了自己的奇蹟人生。
復星集團與當初主攻房地產的復星實業上市不同,這次,公司是在港澳臺獨資企業的背景下完成上市運作的。公司由在香港註冊的“復星國際有限公司”全資控股,自2005年3月起,復星集團的企業型別已變更為“港澳臺獨資企業”,而不再是民營企業。
成功的背後是艱辛的付出。復星上市的準備檔案以每天數百頁的速度向前推進,郭廣昌的閱讀速度從來沒有這麼快過,一本厚厚200多頁的招股說明書,他幾乎每天讀一遍。集團的財務資料,以每天幾萬個的速度進行合併,由於財務自動化系統還沒有到位,他必須親自對每個資料進行人工核准。五花八門的法律檔案如同鵝毛般飛來飛去;國際審計公司的工作人員虎視眈眈地緊盯著復星的一舉一動。郭廣昌的神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不僅是因為工作的繁忙,而且是對未來的擔憂;自從有了復星以來,郭廣昌一直都在打有準備之仗,但這次,他不僅沒有把握,而且丈二和尚——連頭腦都摸不著:想想他居然要面對幾萬個資料給全世界的投資者講故事,郭廣昌第一次感到了什麼叫緊張。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能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頂上去了。
2007年8月22日,復星團隊正式上路。在和投資銀行討論招股價格的時候,投資銀行“欺負”復星,把價格定在了10港元不到,投行代表人聲稱這個階段投資者都在休假,沒有多少人會買復星的股票,這種說法讓郭廣昌非常惱火,他再也冷靜不下來,站起來就準備走人,旁邊的梁信軍則充當了“紅臉”,他拉住郭廣昌,在雙方中間斡旋。最後,投資銀行作出讓步,把價格定在了11港元。
接下去,路演訓練正式開始,郭廣昌第一次站到講臺前覺得心裡沒底,雖然之前已經有過路演經歷,但這次復星以港資企業的身份上市意義重大,加上對自己並不熟練的英文口語感到恐懼,想想偌大一個企業,老闆居然講一口第三世界的英語,太沒面子了。沒底歸沒底,此刻沒有誰能夠代替他的角色,所以再次硬著頭皮上,郭廣昌不由得回想起多年以前初登講臺在公司大會上作講話的情形,看著臺下自己的員工,這個老闆緊張得直打磕巴。
不管了,來香港是解決問題的,不是製造問題的。浙江人的那股子單身闖天下的勇氣這時候起到了關鍵作用,郭廣昌放開手腳,把自己這些天來的準備和長久以來的理想一股腦倒了出來,也不顧臺下聽不聽得懂,自己講得興高采烈,這時臺下竟響起了一些掌聲和笑聲,這讓他平添了不少信心。郭廣昌把袖子捋了捋,繼續宣揚自己的“餓狼傳說”,反正聽不懂是別人痛苦,反正有復星團隊的另外幾員大將在身邊,他們會及時補救的。
第9節:財富哲人:初識郭廣昌(9)
這大將不是別人,正是梁信軍和談劍。梁信軍是典型的智商高又極通世故的人,伶牙俐齒,有問必答,在為元祖做諮詢的時候正是他的出色發揮才使得廣信贏得了機會。而談劍則是一位細緻入微、有膽有識的女性。就這樣,三個人共唱一臺戲,居然唱得有聲有色。最初,他們預計有5倍左右的認購量,誰承想到路演結束竟達到了50多倍。
苦辣酸甜,一路走過。在香港兩天後,團隊飛到美國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