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的情況看,1995年美國財長魯賓提出“強勢美元”的口號之後,美元開始了20世紀中期以來最長的一個升值週期。1995年到2000年,美元名義有效匯率指數從85?03點上升到103?13點,美元平均每年升值3?9%;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3844點上升到10787點,平均每年上漲22?9%。也就是說,在這段美元升值期間,美元每升值1個百分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5?8個百分點。
在新興市場國家也是如此。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韓國經濟迅速從危機中恢復過來,經濟開始出現強勁增長。此後,韓元相對美元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升值。1997年到2005年底,韓元兌美元匯率(以下簡稱韓元匯率)從1695?0韓元/1美元變化為1007?4韓元/1美元,韓元平均每年升值6?7%;同期韓國首爾綜合指數從376點上升到1379點,平均每年上漲17?6%。韓元相對美元每升值1個百分點,漢城綜合指數上漲2?6個百分點。2002年以來,在弱勢美元的國際金融背景下,由於韓國經常專案順差等原因,韓元成為幾個主要國家與地區貨幣中相對美元升值幅度最大的貨幣。同時,在韓元升值期間,韓國的資產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國外投機資本流入,韓元進一步升值。而韓國政府及韓國央行為了緩解韓元升值的壓力,採取了外匯市場干預、放鬆資本流出管制及限制企業海外借款等措施。可以說,在本幣升值背景、升值原因以及升值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