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在這裡六天時間,付出六七百士兵的性命,居然還是拿不下這座荒丘,真是氣得吐血。
“大汗,西邊的晉王和東邊的阿日斯蘭總管的大軍已經放鷂鷹發來訊息,昨夜明軍大舉反攻,咱們突襲的手的平虜衛和萬全衛部分寨堡已經失守,如此一來兩翼的明軍騰出手來,恐很快便要增援過來,咱們這裡恐不能拖延了。”一名萬戶總管將軍快步跑來低聲稟報道。
禿猛可鐵青著臉喝道:“慌什麼?左右兩翼的明軍沒有七八天時間如何能增援到來?兩側可是高山峻嶺,本汗巴不得他們從破損狹窄的棧道派兵增援呢,那樣咱們便可殺的他們片甲不留,他們若不是傻子便只會選擇繞道從南方開闊的谷地前來增援,所以咱們還有時間。”
那萬戶總管將軍點頭道:“大汗說的極是,但此處這麼耗下去也不是辦法。”
禿猛可道:“無論如何也要拿下這座烽火臺,傳我命令,火箭準備,本汗要將峰頂變成火海,便是明朝小皇帝成了一團焦炭,也要拖著他燒焦的屍體帶回烏蘭巴托。”
那萬戶將軍撫胸鞠躬道:“遵大汗之命,另外我有個建議。”
禿猛可皺眉道:“說。”
“臣建議以火箭為掩護,火箭壓制的同時命士兵趁機攀登,待幾輪箭雨壓制過後,咱們計程車卒突然登頂,他們如何能抵擋?”
禿猛可點頭道:“這法子不錯,只是箭支無眼,恐會誤傷自己的兵士。”
那萬戶將軍道:“不會,正面射擊,北面攀爬,有崖壁的阻擋,絕不會傷及士卒,只是今日南風太大,只能從東南射擊,否則火箭射不上去,而北面的崖壁太過陡峭,不利於攀爬。”
禿猛可道:“鑿壁攀援,慢一點怕什麼?必要登上去。”
“遵命。”
……
三天前,蔚州黑山堡北五十里的陽原,一場大戰也正在上演。
蔚州衛指揮同知江彬在接到宋楠的求援信箋之後火速集結了蔚州衛所有兵馬往北開進,與此同時,派出十幾騎快馬前往京城,大同,宣府等地將皇上被困新平堡的訊息傳遞出去。
江彬馬不停蹄的率領六千蔚州衛馬步兵抵達陽原,首先要解決的便是陽原的韃子,這裡駐紮著八百多韃子騎兵,正是韃子滋擾蔚州的橋頭堡壘;江彬幾乎沒有任何的佈置和謀劃,六千兵馬大張旗鼓的擁進谷地平原中跟韃子面對面開戰,雖然明知道這樣付出的代價會很大,但江彬已經沒時間再去考慮這些,皇上和宋楠在新平堡被困數日生死未卜,他如何還能好整以暇的制定進攻策略。
陽原的韃子兵也及其悍勇,面對七八倍於己的明軍馬步兵,韃子的八百騎兵發揮其機動性和騎射能力,在明軍進入谷地伊始便展開了一輪突襲,將擔當先頭部隊的蔚州衛北千戶所士兵衝了個七零八落,千戶馬鳴也差點被亂箭射死。
但明軍的人數實在太多,隨著後續軍隊的湧入,人數的優勢迅速體現出來,江彬親自集結了三百騎兵隊踏著明軍的屍體展開突進,在纏住數百韃子騎兵之後,步兵如潮水般湧入野狼山谷,看著黑壓壓湧來的明軍,韃子兵們只得仗著坐騎的機動性且戰且走。
江彬的意圖便是要往北挺進,倒不是要和這幾百韃子兵一決雌雄,韃子兵邊逃邊打,雖然有些像是抓不住的跳蚤一般令人厭煩,但自己的目的卻是達到了。
大軍揮軍往北挺進,鑑於宋楠信中的提醒,江彬也不敢太過突進,宋楠信上說韃子的兵馬有兩萬人,自己這五六千兵馬絕非敵手,若是冒進中了包圍,更是救不了人反倒搭進去數千兵馬,所以江彬推進的小心翼翼,不斷地派出斥候在兩翼和前方探路,以防韃子設伏;行動雖緩慢,也是不得不為之。
兩天後,距離新平堡已經不足三十里的山谷裡,江彬吩咐紮下營盤,他不能再往前進軍了,斥候已經帶來了訊息,三十里外的新平堡周圍駐紮著密密麻麻的韃子兵馬,陽原退卻的韃子兵定然已經將明軍援軍到達的訊息報於韃子大隊人馬,再往前韃子兵機動性強若悍然發動攻擊,自己以步兵為主的兵力反而無絲毫迴旋餘地。
傍晚時分,在命士兵挖掘工事防備騎兵突襲的同時,江彬親自爬上山谷東邊一座高高的山峰往北眺望,但見北面的谷地裡密密麻麻全是韃子的帳篷,夕陽下,帳篷反射的白光和兵刃的反光刺眼耀目,陣勢著實駭人。顯然宋楠信中不是虛言,粗略估算,確有數萬兵馬駐紮。
驚駭的同時,江彬心中也稍微的有些寬慰,韃子兵馬既然還在該處駐紮,那便表明皇上並未落入韃子之手,否則韃子兵定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