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侖是真的佩服宋楠了,這傢伙的主意層出不窮,每個建議卻又都有道理,譬如門前“門前三包”責任制這個想法便很絕妙。要求各臨街衙門商鋪把門前綠化、衛生、秩序等三項工作的責任承擔起來,以五城兵馬司的名義要求各衙門和商鋪指定一個負責此項事務的責任人,今後但凡門前髒亂情形出現便直接找責任人,此舉將繁瑣的責任分攤下去,大大減輕了五城兵馬司的事務,同時效果又佳。
再譬如,每季進行衛生大評比,設立所謂的流動紅旗,每一街道衚衕獲得第一名者,五城兵馬司敲鑼打鼓送紅旗上門,掛在門楣之上以示獎勵,連續三次獲得流動紅旗者給予金錢獎勵等等。
這些措施手到拈來,雖然被某些衙門個高官視為笑柄,但小老百姓卻拍手歡迎。
隨著城管大隊常態化的協助五城兵馬司的人手進行巡邏,白天夜裡抓了不少違反規定的攤販和個人,並進行公開的批判之後,辛苦一個月來的成果逐漸加以鞏固;百姓們逐漸習慣了走在明淨的大街上,稍微聞到些垃圾的腐臭味都會皺眉側目,大夥兒開始自發的開始維護這來之不易的清潔的環境。
九月初一,皇上應允的巡城承諾終於兌現,在內閣大學士、兩位國公爺以及司禮監太監、東廠提督和錦衣衛指揮使等各方面大佬的陪同下,弘治皇帝抽出一個下午的時間,從內城皇城左近開始,對京城各大坊區進行視察。
金風颯颯,藍天碧雲,弘治皇帝朱祐樘看著大變模樣的整潔的京城街巷心懷大暢,對隨侍一旁的五城兵馬司張侖大加褒獎,稱讚張侖文武皆得,無論治團營還是領五城兵馬司均遊刃有餘。
英國公張懋樂不可支,自己這個長孫終於幹了件漂亮的差事,給自己長了臉,在內閣內廷以及眾多勳戚面前得到皇上如此褒獎,那可真不容易。
張侖紅光滿面,在此之前,他萬沒料到,在五城兵馬司這個不尷不尬的職位上也能得到皇上的褒獎,在他的想法裡,國家大事無外乎軍政二務,沒什麼比這兩件事更重要的了;在自己的兩個職務裡,他最看重的還是提督奮武營的正規軍職,老爺子替他弄了個五城兵馬司指揮使的兼職他還老大的不願意。
誰料到,在奮武營花費了大氣力沒撈到什麼功勞,偏偏在這個兼職上獲得了大成功。
誰都知道,想得到弘治皇帝的褒獎該有多難,皇上深邃沉穩,喜怒不形於se,生活節儉有度,對待大臣和將軍們也是很少褒貶,據老爺子說,這一年來,除了蔚州大捷、太子出閣就學以及江西賑災得力三件事讓皇上開心的加以褒獎之外,那便是今ri之事了。
真沒想到,皇上對京城街道的清潔衛生居然如此在意,當真是天威難測,讓人摸不著頭腦。
感嘆中,張侖想起了一個人,那便是宋楠;張侖明白,沒有宋楠一力幫襯自己完成此事,這份榮光可落不到自己的頭上,無論是出資建立城管隊協助還是後來的各項舉措,隨便拎一條都是自己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的。這小子jing明之極,雖然作為一個小小的百戶,巴結自己也情有可原,但人家的盡心盡力,自己也不能不加以回報,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今ri這個機會,自己不替他說兩句擦邊話,實在是不地道。
張侖一邊指點著街市上的種種措施手段替皇上和眾大佬加以解釋,一邊瞅著空擋遞上話去,剛好行到正南坊永定門大街之時,東廠提督範亨說了句:“小公爺的點子還真多,當真將門之後,絕無庸類啊。”
眾人附和的當口,張侖道:“其實,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點子,說起來,就在這正南坊錦衣衛千戶所中的一位百戶幫了我不少的忙,京城街道治理之事,他幫我出了不少點子呢。”
範亨大驚,本是一句隨口的奉承話兒,沒想到扯上了錦衣衛的一名百戶,皇上對此事這麼開心,這不是擺明了將功勞往錦衣衛身上安麼?範亨鬱悶的差點抽自己的嘴巴子,忙偷看坐在馬上的皇上,好在皇上正盯著街道上一張寫著‘京城是我家,衛生靠大家’的標語微笑,似乎並沒聽到。
範亨暗自鬆了口氣,可牟斌的聲音在身後響起,範亨明白,這個功勞算是送定了。
牟斌耳目何其敏銳,張侖一句話,他便差點樂出聲來,沒想到這份功勞還有錦衣衛的份兒,皇上沒聽見,自己無論如何要接過話茬來。
“張指揮使,你說的是我正南坊錦衣衛衙門的一個百戶?”
“是啊?瞧這些寫著字的標語橫幅,都是他的主意呢,還有那邊平整好的地面,上面栽了草木,也是他的主意。”
弘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