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移葬時,可從石棺中移出貴妃遺體,再以其他適當屍骸頂替就可以了。”
“——”
“大家覺得怎樣?”
“這有個問題。到底何時、如何移換遺體——”
“首先,挖出裝有貴妃遺體的石棺時,先不要開啟,原封不動移至就近的帳篷之中——”
“然後呢?”
“帳篷那兒,閒人不得接近——”
“用什麼理由支開旁人呢?”
“就說太上皇要親自憑弔貴妃遺體。不想讓旁人目睹已腐爛的貴妃遺體。”
“唔唔。”
“然後,高力士、黃鶴等少數在場之人,開啟石棺、更換遺體,再移葬到其他地方就行了。”
“唔唔,唔唔——”太上皇的聲音明顯透露出興奮之情。
“新的墓地該設在哪裡呢?”
“驪山華清宮旁應該很合適吧——”
“好辦法!”太上皇欣喜讚許道。
基於上述這番談話,表面移葬墓地,實則搭救貴妃的行動,就此決定了。
幹元元年(譯註:公元七五八年),牡丹盛開時節。
貴妃墓地四周,牡丹花繚亂盛開,殷紅的紅玉、純白的白玉、紫雲、彩風等各色名種牡丹,垂墜得細枝都彎曲了,五顏六色的花瓣正迎風搖曳著。
玄宗太上皇垂坐在樹陰下設定的御椅之上,高力士、黃鶴、白龍、丹龍加上我,並列左右兩側。
另有三十餘名士兵、宦官、隨從等,也在現場。
貴妃埋葬此處,悠悠已近二載。
墓地早有四名持鍬男子,等待太上皇下旨開挖。
玄宗太上皇帝起身,正要開口。
“啊,不,請等一下——”出聲阻止的,是道士黃鶴。
太上皇滿臉驚訝問道:
“怎麼了?”
“等一下,等一下。”
黃鶴說完,跨步向前,站在墓地上,若有所思地斜睨腳下泥土。過了一會兒,稟告玄宗太上皇說:
“此次挖掘貴妃石棺的任務,請交給在下和白龍、丹龍吧。”
這句話完全不在當天計劃之中。
原定計劃是,下令數名士兵挖出石棺,送至迎面搭設的帳篷中,我們隨即進入帳篷,以早經備妥的女屍頂替,再將貴妃秘密運回宮中。
然而,為何又——
既是黃鶴,他豈有忘掉計劃之理,但既然是他特意提請親自開挖,想必有某種理由吧。
玄宗太上皇似乎也抱持相同想法,說:
“可以,你們三個挖吧!”
老道士黃鶴、白龍、丹龍取代四名男子,接手鐵鍬。
“開始!”隨同太上皇一聲令下,黃鶴率先揮鍬,朝土中挖了下去。
冷不防——
我看到數條黑蛇,自土中倏地抬起鐮刀形的蛇頭,纏繞在往下挖去的鍬刃和鍬把之上。這景象,難道會是我看花了眼嗎?
當黃鶴以鍬刃尖端刨土,倒出一鏟泥土時,黑蛇早已失去蹤影了。
隨後,白龍、丹龍也陸續下鍬。
方才那幕,竟彷彿沒有發生過一般,三人默默地挖土。
然而,千真萬確地,我明明看見黑蛇纏繞在鍬把上,絕非錯覺。
怎麼可能——
或許方才我所見之事,黃鶴事前早已察覺。
所以才會自動請纓,要求擔任挖掘工作?
當然,這事無法當場問個明白。
三個男人一語不發地繼續挖土。
不久,白龍的鍬刃碰觸到土中某個堅硬物體,傳出“喀噠”聲音。
此時,玄宗太上皇一副坐立難安模樣,他自御椅起身,跨步走近正在挖掘的洞穴旁邊。
“喔……”
裡面果然有具石棺。
松挖開四周的泥土後,石棺露出全部面貌。
約合十人之力,一起將那石棺抬起,移至帳篷中。
閒雜人等已被隔離。如同兩年前那天。
曾經聚集於馬嵬驛房舍的眾臉孔,又全員到齊於帳篷之中。
雖說貴妃人在石棺之中,也算是在現場。
“黃鶴道士——”
我情不自禁叫喚了一聲。
其他士兵、侍從均已遠離,四周環繞、背對著這頂帳篷。
只要小聲說話,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