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剛剛冒頭的許海峰接到了來自平城汽車一廠的邀請,要請他為廠子最新研發的汽車拍支廣告。 許海峰雖然不是平城人,但對一廠並不陌生。 不說隨便它在平城的盛名,許海峰在皖省也見過一廠生產出來的車。 比如他工作的化肥廠,就有一輛一廠標誌性車輛pc130,縣中心的綜合購物超市的老闆開了一輛平城078。 許海峰知道,以他的名氣,周興然應該沒聽說過才是。 平城有很多專業的模特、演員、歌手,要拍廣告也應該請他們才是? 許海峰當時詢問過原因,得到的答案是周興然看過他的比賽,很喜歡。 認為他實力強勁,和一廠新研發的系列車很配。 許海峰對此表示懷疑,但一廠給出的報酬不菲,許海峰也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值得圖謀的地方,同意了邀請。 當時一廠給出的報酬令他生活寬裕許多,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如今遭遇圍追堵截,又是一廠出來幫忙。 許海峰真心的感謝周興然。 畢竟連教練都沒注意到他的困境,周興然卻注意到了。 白春來帶著許海峰揚長而去,令記者們又急又氣,但不妨礙他們對此大作文章。 記者知道此時的風向,也知道汽車廠與許海峰之間的故事,在民眾中很受歡迎。 所以他們也不敢亂寫,開始圍饒汽車廠與許海峰的“真情”展開,大肆煽情,對許海峰和汽車廠大誇特誇。 隨著時間流逝,征戰奧運會的運動員團體回國了,人們的熱情再次高漲。 興奮的記者來到機場等待運動員們出現時,看見了冠軍1號熟悉的車標以及白春來那張熟悉的臉,都沉默了。 白春來笑著跟他們打招呼:“等會可以繼續採訪我,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靠著迎接運動員和載著運動員去參加各種活動,冠軍1號又登上了電視和各大報紙的版面,在民眾間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現在一提起冠軍車,立馬會有人接茬:“我知道,是不是許冠軍以前做的那個廣告?” “冠軍車是平城汽車一廠生產的,我就在一廠工作,哈哈哈!我們不止請許冠軍做過廣告,這次參加奧運會的所有運動員都是由我們負責接送的,這可是上面指定的,厲害著呢!” “聽說許冠軍就是做了這個車的廣告才得的冠軍,‘冠軍’這名字取得好,名副其實。” 這時,總會有些人低聲附和:“對,我感覺冠軍車不一般,等我有錢了我也要買冠軍車開開,說不定能助我發家。” “還真有可能!我認識一個人,他去年就買的冠軍車,如今可了不得了,老有錢了,生意起得飛快。” 這些話說的毫無根據,聰明人一聽就知道是假的。 奈何人云亦云,說的人多了,假的也變成了真的。 周興然看著翻著財務報上來的資料笑開了花,努力沒白費,一廠真的要富得流油了。 真人不露相,平城和津市離汽車廠最近,光這兩個地方本月就賣出了十幾輛冠軍車。 周興然都不知道原來身邊竟然有這麼多有錢人。 此外,西北和南方賣的最多。 做生意的人,最喜歡有好兆頭的東西。 即使它可能只是一個心理安慰,並不會真的帶來好運。 但人就是這樣,一旦認可了某種的東西的玄學,當自己生活上行或撿到漏時,都會認為自己果然沒買錯東西,玄學起作用了。 冠軍系列帶來的收益是源源不斷的。 只要經營得到,隨著時間流逝,“冠軍”兩個字的分量會越來越重。 冠軍系列取得巨大成功,讓周興然開心的同時,也感覺自己更鬆弛了,對汽車廠的掌控更加遊刃有餘。 一廠的事情算告一段落了,周興然決定給自己放個假,輕鬆一下。 他將已經在家休息了四天的白春來拎回來,照看著一廠。 周興然也不是完全給自己放假,而是隻坐半天班,一般的小事也不要拿來煩他。 才剛休息了一天,周興然就坐不住了,他來的中都廠。 先去看了看普通工人那邊,普通工人現在分成了兩批,一批人少,依舊靠一廠漏飯,半死不活的做著零件加工,勉強維持收支。 一批人多,聽從技術員的安排生產各種y1的零件,不斷除錯。 為了能更好的生產,周興然還購買了許多機器進來,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也是必須的開銷。 中都廠走到現在,幾乎是他一手拉起來的。 錢花出去不少,收益還沒見到一毛,只能硬挺過這段尷尬期,還好他底子厚。 周興然將馬安康從研究室裡拉出來。 馬安康這半年蒼老了不少,皺紋深了,眼袋更大了,頭髮更加稀疏了,一看就沒少操勞。 望著馬安康幽怨的眼神,周興然將視線從他頭髮上移開:“咳,馬工,這半個月廠裡還好吧?” “還好。” “新招的技術呢?都報道了嗎?來齊了嗎?好用嗎?” 今年畢業季,周興然使盡渾身解數從各大高校挖來不少年輕苗子,中都廠的技術部門總算成規模了。 馬安康年紀大了,能幹幾年不確定。 現在後繼有人,不怕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