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賓部的人對這種場面還算得心應手,立馬指揮人隔開記者。 許海峰被瘋狂的記者嚇了一跳,看到禮賓部的人站出來維持場面,又放下心來,他知道這是來接應他的人, 今天禮賓部負責迎接許海峰的人叫王計劃。 王計劃先給許海峰帶上了綬帶,又給他獻上了鮮花,當著所有的記者的面和許海峰拍了一張照片。 接著一群十五六歲的青少年列隊對許海峰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崇高的敬意。 整個現場不停的響著“噼裡啪啦”的拍照聲。 歡迎儀式結束後,王計劃擁著許海峰往冠軍車的方向走。 記者可不甘心就這樣將許海峰放走,他們今天來都是衝著頭版來的,希望能夠從許海峰這裡問出一些訊息,讓報紙大賣特賣。 許海峰還一個問題都沒回答,怎麼能走呢? 所以許海峰走了沒兩步,再次被記者擠的動彈不得。 王計劃悄悄的在許海峰耳邊說:“許冠軍,他們的問題你挑一兩個能回答的回答了,這都是正常流程,不然這群人可不會輕易放我們走。” 許海峰性格內斂,對這樣的場面很不適應,但還是儘自己努力回答了問題。 “是的,在打最後一環的時候我非常緊張,因為我必須獲得十環的成績才能獲勝。” “他們是去準備國旗了。” “目前感覺很輕鬆,很開心獲得這個冠軍,這個冠軍不止屬於我自己。” ….. 許海峰一連回答了很多個問題,王計劃覺得數量夠了,再次擁著許海峰向前走。 可記者非常貪心,想從許海峰嘴裡多問出點什麼,攔著不讓走。 白春來看著這個場面,覺得廠長真是神機妙算,對身旁站姿挺拔的項援朝說:“項隊長,還得你去幫幫忙。” 項援朝剛退伍沒兩年,現在在汽車廠任安保隊長,戰鬥力很強。 昨天下午,周興然對白春來說:“明天接許海峰的時候,你跟著去,別人去我不放心。” 白春來點頭,這件事一開始就是交給他辦的,做事有始有終,應該他負責最後收尾。 “明天許海峰坐的那輛車你來開,原本的司機換成項援朝。” 這是汽車廠跟禮賓部約定好的,三輛車,其中兩輛禮賓部全權負責,他們的人開、他們的人坐。 但最後一輛車要汽車廠的人來開,而且許海峰要坐在這輛車上。 看著白春來疑惑的眼神,周興然解釋道:“國人的愛國熱情和榮譽感是很高的,咱們在體育上被壓抑良久,奧運上又接連受挫。” “許海峰的成功掃除了一切灰塵,點燃了國人的驕傲。” 八十年代不像九十年代和21世紀初,還沒有手機、電腦和網路,也就沒有挑事的公知,也還沒流行“罵國”。 周興然:“更何況,自許海峰取得金牌之後,咱們運動員接連不斷的傳來好訊息,許海峰的意義不一般。” “到時場面可能會失控,帶著項援朝保險一些,如果發現許海峰被困,就幫他一把。” 白春來當時覺得周興然擔憂過度,禮賓部帶了不少人來迎接許海峰。 廠長果然是廠長,料事如神。 項援朝肩膀一使勁,頂開了兩個擋在前面的記者,左擠右擠,來到了許海峰面前:“跟我走。” 被擠開的記者還在指著項援朝罵時,項援朝已經和禮賓部的人打著配合將許海峰塞進了車裡。 記者們一窩蜂朝冠軍車這邊湧來。 白春來一邊示意項援朝和禮賓部的人趕緊開車帶許海峰離開,一邊伸手攔住記者。 “大家不要在追了,許冠軍接下來還有活動,得趕緊回去。” 白春來這句話不假,機場迎接許海峰只是一個開始,還有很多大領導在後面等著徐海峰。 白春來還聽說許海峰決定將他這枚金牌上交,估計又得多幾場獎賞和採訪。 “有什麼問題問我吧,我是一廠的人,許冠軍去年就給我們拍過廣告,不知道在場的人有沒有看過?我對許冠軍還是挺熟悉的。” 車輛帶著許海峰和禮賓部的人已經跑遠了,現場只剩白春來和一輛冠軍車,格外顯眼。 有些記者對白春來剛才的阻攔十分生氣,有些記者對白春來的話表示懷疑。 也有些記者看過最近在電視上出現頻率很高的冠軍車廣告:“你真的是一廠的人嗎?” “當初你們為什麼選擇許海峰做汽車廣告?” “你面前這輛車就是冠軍車吧?是因為許海峰獲得金牌才改名叫冠軍車的,還是原本就叫冠軍車?” “你能詳細說說當時許海峰拍廣告的細節嗎?” 除了極個別記者追著許海峰的方向跑了,其餘的話筒和鏡頭都對準了白春來,白春來不但沒感到緊張害怕,反而很開心,對這個場面很滿意。 “聽說一廠冠軍車已經更新到冠軍2號,你們會接著許海峰做廣告嗎?” 白春來給這個記者遞過去一個滿意的眼神。 如果這件事不是他全程跟辦的,他都要以為這個記者是汽車長請的臥底了,太會問了。喜歡穿越五十年代:從走出小山村開始()穿越五十年代:從走出小山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