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出口(1 / 1)

從電視臺回來,周興然叫白春來。 一個廠長該做的事情他都做了,剩下的是手底下的人事了。 等白春來出去後,周興然拿起桌子上的資料繼續檢視。 雖然看得十分認真,其實周興然在摸魚,因為他看的不是和一廠有關的資料,而是中都廠的。 Y1已經研發完了,速度不快不慢,卡在過年前完成。 周興然想在過年前徹底把y1的事情解決掉,只好光明正大的在一廠看y1的資料。 周興然看的是關於出口的資料,從開始研發y1開始,他就沒打算在國內售賣y1。 國家對外匯把控嚴格,出口產品變得容易許多。 隨著開放,國外尋求利益,國內尋求發展,二者算是“情投意合”。 汽車方面,國外很多廠子以教授技術的名義與國內的汽車廠合資,實際上國外根本沒有教多少東西。 想要知道點東西,還得另花錢。 國外都是將重要零件運到國內,在國內組裝,然後進行售賣,掛了國內廠子的半個名字,美其名曰合資。 國內汽車產業被壓的喘不過來氣。 這些都是上一世的真實寫照。 這一世周興然這隻小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合資侵吞亂象依舊存在,畢竟落後國外許多年,但沒有前世那麼嚴重了。 自全面教授平城078的技術後,周興然又組織了兩次會。 一次是向其他廠子教授了冠軍1號的部分技術,一次是組織大家一起交流經驗。 第三次來的人雖然沒有前兩次人多,可也不算少,大家收穫滿滿。 國內外企業爭議最大的點就在於“錢”,國外認為我教你你就得給我錢,國內認為我只是問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你明明順嘴就回答了。 在國內廠子裡同一個車間的工人、師徒都是這樣互幫互助的,為什麼換到國外就不行了? 為了此事一家中德合資廠頻頻鬧出矛盾。 周興然就是在放大利用這個點。 努力出口也是一種強有力的競爭方式。 一廠之前的車輛也有出口的,銷量最好的是pc130和平城078,但只在東南亞地區和非洲的某些地方有不錯的銷量。 在發達國家的銷量平平無奇,甚至沒有銷量。 Pc130研發出來的時候,在國內算是一輛優秀的輕卡,受到各地工廠歡迎。 看到pc130在國內反響這麼好,於是上面決定出口pc130。 可pc130在發達國家只能算質量一般般,銷售不好算正常。 但平城078的質量不輸發達國家的車輛,可它在發達國家銷量依舊不好。 因為平城078的質量雖然不錯,可發達國家質量不錯的車子有很多,消費者可選擇範圍廣。 外國研製的車子更符合當地居民的喜好以及身高體重的資料,使用起來更舒服。 國外人沒有必要去買一輛不熟悉的品牌的車子。 而且某些國家敵視我國,暗地裡打壓,更不會買平城078了。 在那時,周興然就意識到,要想在發達國家賣出銷量,你的質量不但要好,還要具有獨特性。 80年代西方國家的年輕人正是喜歡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的時候。 先讓他們感到驚奇,總會有些有錢的冤大頭想要買來試一試,在使用的過程中,他慢慢地會發現這輛車的質量還挺好。 購買者一旦滿意,他會向自己的朋友推薦,朋友再向他的朋友推薦,一直輻射下去。 周興然很早就在腦海裡構想一輛類似y1的車輛。 只是y1不適合在一廠研發。 一廠作為國營廠,主攻適合百姓使用的小轎車,難以接受y1這型別的車輛。 所以他建立了中都廠。 周興然打算用y1在國外試水。 如果能成功,說明他真的找到一條正確的路了。 但中都廠作為一個無名小廠,想要出口產品有點困難,手續繁雜。 之前一廠出口時,都是上面覺得不錯,直接提走出口了,所有手續辦理的簡潔迅速,有些需要跑腿的,下面人直接辦好了。 中都廠沒有這個待遇,只能周興然自己去辦。 機動車登記證、汽車檢測報告都好辦理,周興然跑了兩趟,露了露臉,沒人為難他,按正常的手續走,過了證件就下來了。 外貿合同等材料周興然交給了白春來讓他拿去給專業人士辦。 一廠有出口經驗,合同流程成熟。 白春來知道中都廠的事情,其他人不知道,交給白春來去做不會引人注意。 周興然拿著這幾份資料去辦出口許可證。 辦理出口許可證的工作人員認識周興然,他還以為一廠有汽車要出口,一看廠子,對不上。 "這是哪家汽車廠,竟然請的動周廠長來辦證?" 周興然沒有說話,工作人員也不尷尬,檢查過證件沒問題,將蓋過章的許可證遞給周興然。 "周廠長,都給您辦好了。"喜歡穿越五十年代:從走出小山村開始()穿越五十年代:從走出小山村開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