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白春來敲了敲門,走進來:“廠長,這是表彰會的流程。” 十年結束後,中斷了16年的勞動節表彰會重新召開。 可能是為了彌補過去16年沒有召開的表彰會,77—79年間連續召開了五次表彰會。 然後一直到83年才開始了第6次表彰會,自83年開始,表彰會變得正常,一年一次。 周興然在79年和83年兩次獲得五一勞動獎章,一次是以工程師的身份獲得的,一次是以企業管理者(廠長)身份獲得的。 近年來獲得勞動獎章的人裡面知識分子的佔比越來越高了。 “嗯,放在這兒吧。” 白春來將資料放下,站在桌子前面一直沒有離開。 奮筆疾書的周興然分出一絲心神抬頭看了看:“還有事?有什麼事快說。” “廠長,我打聽到這次獲得五一勞動獎章的有一個冀省的廠長。” 現在離開表彰會還有一段時間,按理說他們這些人應該還不知道受表彰的是哪些人,實際上今年受表彰的有幾人、在哪裡、叫什麼,該知道的人都已經知道了。 今年評選出來的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很少,在冀省、還是廠長,周興然很快在腦海中找出了符合條件的人。 “你說的是李賀勝李廠長?” 白春來點頭:“我打聽到一些李廠長的事情。” 周興然沒有說話,繼續低頭書寫,但也沒有趕白春來出去。 白春來知道這是同意他繼續說的意思。 白春來清了清嗓子:“李廠長這兩年勢頭很猛,聽說他是透過自薦成了造紙廠的廠長。” “造紙廠在他當廠長之前已經連續虧損多年,沒想到他一走馬上任,立刻扭虧為盈,一年不到的時間將造紙廠的利潤翻了幾倍。” “這一點很有廠長你的風采。” 周興然對白春來這個馬屁毫無反應,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李賀勝還比他大三歲。 “他不但會經營廠子,還很會造聲勢,接連不斷的上報紙、接受採訪,把自己搞得像一個救世主,他…” “說重點。”周興然打斷白春來的話,“我可沒有時間聽你在這裡講故事。” 周興然在報紙上看到過關於李賀勝的報道,報道的寫的非常好,將李賀勝誇的天上有、地下無,對李賀勝的工作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現在做生意沒有太好的宣傳辦法,只能多上報紙、電視。 不管是什麼時代,炒作然後帶貨都是一種很好的銷售方法。 不管是把自己包裝成名人,賣自己的貨;還是直接將產品包裝成“明星”賣產品,都需要大量的曝光。 周興然也沒少買報紙、電視上的廣告位,不過他包裝的是產品,李賀勝包裝的是自己,殊途同歸。 周興然不但關注過李賀勝的報道,還買過造紙廠生產出來的衛生紙。 體驗感不錯。 “重點就是他成了原本工作的造紙廠廠長,並且將造紙廠的收益拉起來後,又承包了很多家造紙廠,不單是冀省的廠子,魯省、豫省、長省等都有他的足跡。” 周興然突然開口:“你不要學他,他這種行為不可取,鋪子張得太大,滅亡不過是早晚的事。” 李賀勝是一個進取者,他有野心,他用了兩年的時間將冀省的造紙廠變成了造紙廠中的佼佼者。 李賀勝沒有在此停留,而是藉著自己的名氣大肆收購其他造紙廠,不拘泥冀省,不管哪個省,不管造紙廠原來是何模樣,只要願意賣,他就願意收購。 目前為止,已經收購了二十多家了。 李賀勝依然在東奔西走,顯然沒有收手的意思。 冀省造紙廠的成功讓李賀勝膨脹,他放言要收購一百家造紙廠,還大剌剌的將這句話放在了採訪上。 白春來有句話話說的挺對,李賀勝或許真的將自己當成了救世主。 旁觀者清,盲目擴張帶來的後果非常可怕,不知道李賀勝有一天會不會後悔如今的衝動? 白春來聽到周興然的話愣了一下,他作為廠長秘書,經手的事情非常多。 白春來雖然只是個秘書,但說句大言不慚的話,他認為自己乾的和副廠長沒什麼區別。 管著一廠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白春來很清楚一個企業的運作。 一個企業想起來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想毀滅卻非常簡單。 聲勢浩大如一廠,想要敗落只需要作個一兩次。 不需要多麻煩,例如一廠生產的汽車發生了意外,被對家逮住大肆宣揚一番,在輿論站中一旦一廠應對不好,就能使自己辛苦經營起來的名聲攔腰截斷。 壞名聲會影響銷量。 後續依舊處理不當的話,用不了幾年就能從如日中天變得門可羅雀。 白春來:“廠長說的是,不說廠子的事,李廠長此人也很狂妄。” “有件事你可能沒聽說過。” 白春來也不賣關子:“他直接在造紙廠立廠名的牌子前重新豎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他自己的名字。”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