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現在時機不合適(1 / 2)

周興然皺眉:“這是….” “是的。”王學義沒讓周興然把後面的話說完,快速答道,“有一陣子了。” “原因是什麼?” 以周興然對齊家的瞭解,齊家一家為人都不錯,應該不至於淪落到這種地步才是,不過他離開柿景鎮這麼多年了,也許齊家人移了性子也不說定? “哎。”王學義對齊家人也很有好感,福安醫館附近的對齊家人印象都不錯,醫術好,謙遜,待人親和,在這個時代算是個標準的好醫生了。 “應該是有人眼紅,7月份,福安醫館收治了一個傷了腦袋的的病人,傷勢嚴重,沒有救過來,正好被一直等待的人抓住了機會。” “以殺人、騙財、中醫、思想陳舊、守封建規矩等等一系列理由被小葒給抓走了。” 周興然疑惑:“中醫?” “嗯。”王學義點頭,“那夥人說這也是舊的一種,呵。”語氣極其嘲諷。 周興然:“我記得上面給破舊立新定的概念裡面和中醫一點關係都沒有吧,怎麼齊家還能因為這個被責問。” 在現代很多小說中,主角總是會在牛棚、在農場發現被髮配、過的極其悽慘的老中醫,只要主角稍稍施以援手,給個包子、送身舊衣服,老中醫就會變成主角的金手指。 一朝翻身,就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把主角喂的飽飽的。 但中醫並不會過的如此悽慘,因為中醫是從建國後領導一直推崇的,為了提高農村醫療,讓人人皆有病可醫,赤腳醫生不過短短几年,遍佈在全國各地。 赤腳醫生依託中醫而生,領導推崇中醫,還提出了“西學中”。 62年的時候,粵省還給一位老中醫頒發了榮譽證書,這事還登上了報紙,持表揚態度;再過幾年,青蒿素將被發現。 這一切都表明,即使在特殊時期,中醫的生存環境也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王學義:“平城是首都,稍有風吹草動,就全國皆知,有什麼最新的政策你們最先知道,最先執行,但也不敢出差錯,因為受到的關注多,自然謹慎。” “文曲市、臨曲市的市裡和平城是同樣的情況,因為發達,受到的關注多,反而不敢出‘框’太多,像柿景鎮及下面的這些村子就不一樣了,沒人會去關注一個小小的鎮子上發生了什麼,所以一些人反而越發肆無忌憚。“ “他們不需要知道上面說的是什麼,只需要一個機會,一個利己的機會,能夠幫助自己迅速爬起,打倒敵人的機會就夠了。” “興然,你相信嗎?全國上下和齊家處境類似的醫生絕不止他們一家。” “我信。”周興然臉色不太好看,“齊家被抓走了,怎麼又放出來了?我看這群人可沒有放過齊家。” “居民們還得看病呢,附近正規的醫院可就這一家,把醫生都抓走了,大家還怎麼看病?小病村子上的赤腳醫生能看,稍微大點的病也得來鎮上看吧,別看這個醫館小,好歹也把著柿景鎮和下屬村子的命脈呢。” “不放人,他們自己看病都沒地看。” 王學義說完,周興然沒有回應,他一直看著齊家那邊的動靜。 “興然,你可不能衝動。”王學義以為周興然想伸手幫齊家,“一些髒水一旦被潑上,不是一個人、兩個人就能洗清的。” “尤其是齊家這件事都已經這麼長時間了,要是事情剛剛發生時還有挽救的餘地,現在整個鎮子上誰不知道齊家的情況,你能堵住悠悠眾口嗎?” “齊家人現在情況就挺好的,雖然每天都要被這群人拉出來唸叨一遍,但是被人唸叨又不會受到什麼傷害,這群人拿齊家也沒什麼辦法,唸叨完還得放齊家去治病救人呢。” “只要不節外生枝,齊家就能一直這麼安穩的過下去。” 他們一夥人在這裡停留了不短的時間,周寧璋都有些站累了,他歪靠在周興然的腿上,還抓著周興然的褲子蹭了蹭臉。 周興然低頭看了周寧璋一眼,摸了摸他帶著毛線帽子的頭,對王學義說:“我知道,沒想幹什麼,只是有些感慨。” 如果時機合適,他不介意伸手拉齊家一把,可惜現在時機不合適。 “咱們走吧。” 他們一行人比較幸運,剛出了鎮子,沒走幾步路,就碰上了一輛牛車,牛車堆了不少東西,都是過年要用的物品。 這種都是過年前,村民有想採買的東西,在附近的集市上買不到,就報給生產隊長,由隊長指派人去鎮上給大家把東西買回來。 畢竟現在牛可是屬於公共財產,要是讓村民自己去買,估計人人都想借牛車,這麼多人,先借給誰好呢?容易發生矛盾不說,牛也累啊。 趕車的是個男人,還有一個男人坐在牛車上,看著買回來的東西,防止東西掉落。 周興然看他們都比較面生,估計不是梨鄉溝的人,問了一下,果然不是回梨溝,但是他們村就在梨鄉溝附近,也能搭一段路程。 都不用給錢,周興然分別給了他們幾塊糖,就順利的把行李和小孩放在了牛車上。喜歡穿越五十年代:從走出小山村開始()穿越五十年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